三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与艺术光和颜色五道口的颜学姐 [复制链接]

1#

科学与艺术究竟是什么关系?

先讲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费曼的小故事。

费曼学画画

费曼

费曼的一位艺术家朋友和费曼争辩。他说,艺术家可以用欣赏的眼光看一朵花有多美,可科学家只会分析,不会欣赏美。费曼说,尽管他的眼光不如艺术家的眼光,但一朵花的美还是能够欣赏的。另外,他能从这朵花里看出多得多的东西。他能想象到花里的细胞,这些细胞里面的复杂运动也很美。花不仅在厘米尺度很美,在更小的尺度或者内部结构上,也很美。

显微镜下的花粉

而且,费曼说,花为了吸引昆虫来授粉,进化出了色彩。这事就说明,昆虫能分辨颜色。他又会想到,这些昆虫的低等动物也知道美吗?颜色为什么会引起美感?

这些有趣的问题,这些科学知识,只会让你对花更有兴趣,更有神秘感,甚至敬畏感。

费曼最后说,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艺术家会认为科学知识会有损于美呢?只会增进美!

费曼跟他的艺术家朋友争论了几次,最后费曼说,你对科学不了解,我对艺术也不了解。不如,我们互相上课,你教我艺术,我教你科学。结果是,费曼从不会画画,到开了几次画展,还卖出去了几幅画。而那位艺术家朋友在科学上没有进展。

费曼的画

费曼这么做的理由是,他想传达一种感情,对美的感情。世界上的事物是那么的不同,行为也那么的不同,但在这个表象后面,它们都受着同样的物理规律支配。这种普遍性,就是一种美。

统一的美

慢,费曼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事物是多么的不同,行为也是如此的不同”?肯定会有朋友会有疑问。好,我先解释一下。

比如说,牛顿坐在苹果下,被苹果砸了一下。让苹果掉下来的力,被牛顿定义为重力。重力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两两物体有吸引力,有万有引力。我们各个物体跟地球之间都有吸引力,物体小,地球大,地球不会被吸走。我们人小,就被地球牢牢吸在地上。

另外一个现象。大家去海边,经常会看到涨潮、落潮,这也是万有引力的作用。海水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被吸在了地球表面,不过地球的附近,还有一颗月球。月球也有吸引力,地球在转,海面一会儿朝着月球,一会儿背离月球,吸引力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所以,海水就有潮起潮落。

在没有伟大的牛顿诞生之前,大概没有人会想到苹果落地和大海潮汐遵从的是同一个规律。这个理论不单单对地球上的物体有效,对整个宇宙都适用。科学家计算天王星的运转轨迹,发现理论值跟观测值不一样,他们想,是不是在天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星星,那颗星星的引力让天王星的理论值与观测值不一样?果然,科学家们根据这个想法,算出了这颗星星的位置,并且观测到了它。这颗星星就是海王星。

所以,不论物体的大小、远近,它们都遵从着同一的规律,这确实让人敬畏,而且有种很深刻的美。

等等,表象又是什么?

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比如,色觉正常的人,看到的是一朵红花,色盲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朵棕灰色的花。而要让鸟来看,也许是一朵蓝紫色的花。

人与鸟的世界

在量子物理学家眼里,则更为可怕,这朵花这些状态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观察者不一样,看到的就不一样。但不管如何,它们都是同一个东西,都是有着相通的地方。

我们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世界,也可以用绘画或者音乐来描述世界,当然也可以用数学或者物理规律来描述。这些描述看着相差很大,但是有相通的地方,因为都是描述的同一个世界,也都是有美的表达,甚至对美的感受也是一样的。

在古希腊,美的定义中,包括了比例和颜色。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他们认为世界是一个形式,形式与美是彼此相应的。只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宇宙规律间的规律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连爱因斯坦都不愿意承认量子所描绘的看起来破碎、无定型的世界,所以有些人认为科学与美有距离。

雅典神庙

李政道曾经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杨振宁也说过,他的很多物理直觉来源于对美的感悟,科学工作者要接受美的熏陶。

在艺术领域,其实从没有排斥科学,就是费曼所说,有了科学,艺术表达更为丰富,科学增进了美。

中国画和油画

先看一下两幅中国画和两幅西方油画。中国画一幅是《清明上河图》,一幅是唐寅的《仕女图》。西洋画,一幅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一幅是16世纪提香的《花神》。唐寅跟达芬奇属于同时代的人。

清明上河图唐寅仕女图花神最后的晚餐

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画,第一大特点是颜色素净,第二大特点是,没有立体感,而西洋画色彩、光影变化的描绘非常多,而且它的画有立体感,有景深。

为什么?很多艺术评论家会说,中国画讲究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是意境。这么说也没错,不过我更倾向于中国的几何学、光学和生理学的落后,才是我们中国画画不出这些东西来。

几何学在画画上的应用

西方的几何学非常发达,在公元前年,古希腊的欧几里得就写出了《几何原本》。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非常完整、严谨的科学体系,我们的科学发展一直在欧氏体系中发展,直到19世纪,才有了非欧体系。

不过在15世纪,西方艺术界才发明了透视法。在透视法之前,画的画跟中国画很像,有了透视法,就截然不同,进入新世界大门了。

中国一直没有透视法,直到17世纪初利玛窦把《几何原本》带到中国,徐光启跟利玛窦一起翻译这本书。有了这本书,我们中国画也有了透视法。下图是中国清代画家焦秉貞画的山水楼阁。

清代山水画

“察目视势,以远近正邪高下之差,照物状可画立圆、立方之度数于平版之上,可远测物度及真形。画小,使目视大,画近,使目视远,画圆,视目视球,画像,有坳凸,画室,有明暗也。”《译几何原本序》利玛窦徐光启

解剖学在绘画里的应用

现代真正的解剖学从文艺复兴时起,达芬奇是先驱。他曾经到墓地,去挖尸体进行解剖,对人体的肌肉、骨骼、内脏等都是第一手的详细了解,看他当年的手稿,让人惊叹。所以到画画时,他很容易地就能画出肌肉的走向和紧张、松弛的样子。

达芬奇解剖手稿达芬奇的素描

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的最伟大的艺术家,他是个博学的天才,几乎什么领域都精通:

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光学、力学等

不过由于篇幅问题,我先讲一下跟光学有关的内容。再讲之前,先聊聊光和颜色的基本理论。

西方绘画对于光一直很重视,因为光代表着光明、圣洁和神圣。在光学理论不够时,那时的西洋画中的光只是表现了光线。艺术界也在等待着科学的加入。

牛顿

在17世纪,出现了一位科学巨匠,牛顿。有位诗人说:

世界处于黑夜中,

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处于光明中。

牛顿对光进行了研究。牛顿最有名的一本书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面他提出了牛顿三定律,第二本有名的就是《光学》。

牛顿自己制作了三棱镜、透镜和望远镜。牛顿跟爱因斯坦不太一样,爱因斯坦的动手能力要弱于理论能力,牛顿的动手能力极强。他的实验室是剑桥的第一个实验室。牛顿制作望远镜的方法,现在某些地方还在用。

光的分解

牛顿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颜色。在牛顿之前,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认为光的本色是白色,彩色是特殊色。牛顿告诉大家,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错了,彩色是单色,白色是混合色。

牛顿做了光的折射、反射、颜色等很多实验,他得出一个结论:光是粒子。不过,另外有其他科学家像胡克、惠更斯等提出了不同的概念,认为光是波。现在我们都知道,光是波粒二象性的。

这些知识对于画家来说,也很有用。我们看这幅磨坊

光的反射

镜子是一个绝对平坦、抛光,镜子的背面涂有涂层,让光全部反射出来。这就是我们照镜子的原理。我们看安格尔的这幅画,他画了伯爵夫人在镜子中的背影。

安格尔的画

如果镜子不平,那就是会变成哈哈镜,人或变大或变小。

如果光照在不光滑的表面,比如墙壁,光就在各个方向反射出去,称为漫反射。漫反射的好处是让我们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产生阴影。

光的折射

如果一条小河特别清澈,我们能看到水里游动的鱼,甚至能看到水底。光从水里进入空气,或者从空气进入水里,光发生了折射。折射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我们的经验,看着一条浅浅的小河,踩进去,发现实际深度比眼睛看到的要深。

白光在折射时,还会发生色散现象。牛顿用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彩光,观察到的就是折射时的色散现象,原因是不同颜色的频率不一样,也就是折射率不一样,因此就分开了。

天上的彩虹也是光的折射,下过雨后,空气中有水滴,水滴折射光,形成彩虹。彩霞是光的散射,光照在空气中的微粒分子上,偏离原来的方向。

光还有衍射现象。

光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光跟物体主要发生以下几种作用:

被吸收;镜面反射;漫反射;折射;以上情况的组合(散射含有反射和折射)。

如果光照射一个物体,光全部被吸收,那么这个物体呈现出了黑色。如果一个物体吸收了部分光,散射了其他光,像红苹果,吸收了绿光和蓝光,散射了红光,就是红色的。不过,有些部位相当于镜面反射,我们看到的是白光。

颜色

颜色分两种定义,一种叫物理定义,一种叫心理定义。在物理上,一种颜色对应一个波长,也是一个频率的光波。

心理颜色可以是单个波长,也可以是不同波长的叠加。比如说黄色,可以是纯黄色,也可以是红光和绿光的叠加。这两种情况在物理上不同,但我们人来看,感觉到的颜色是一样的。

为此,我们用三个指标来定义颜色:色调、亮度和饱和度。

色调是指看到的颜色。饱和度就是颜色的纯度,比如淡色系,纯度就低,里面白色比较多。亮度就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

从心理感觉来说,纯黄色的饱和度不如红色、绿色和蓝色显得饱和度高。这是因为人眼的视锥细胞对黄光的灵敏度跟其他几个颜色的不一样。

亮度可以用物理颜色的强度来对应。亮度不能测量,强度可以测量,它与强度的对数成正比。不过,亮度还跟环境的照明有关,还有眼睛对颜色和光强的适应有关。

比如,在黑暗中待几分钟,适应了黑暗,再开灯,会觉得暗颜色比没适应黑暗前要亮。

颜色的产生

颜色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跟照明光有关。苹果用白光照射,呈现出红色。如果用蓝光照明,就会是黑色。

跟物体的色素有关。不同的色素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像绿色植物就是含有叶绿素,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呈橙色。

还有跟结构有关。鸟、蝴蝶、甲虫身上绚烂的色彩跟它们身体表面的结构有关。蝴蝶的翅膀上有一排排的极小的棱纹,对光进行反射,发生了干涉作用,产生了虹彩。

像肥皂泡、珍珠都会产生虹彩。

绘画中的加法混色、减法混色

画家如何来获得想要的颜色呢?一般用两种方法,加法混色和减法混色。大部分是减法混色,偶尔用加法混色。

加法混色是用红、绿、蓝三原色相加,来获得不同的颜色。

像梵高就是用加法混色来表现他的画作,梵高的色彩极为浓烈、明亮,就是加法混色的效果。减法混合会失去一些强度,但加法混合不会,所以显得更亮。

还有点彩画,也是加法混色画法。

修拉的画

最常用的是减法混色。减法混色用常用的三原色是青色、洋红和黄色。青色吸收红色,洋红吸收绿色,黄色吸收蓝色。三原色混在一起产生黑色。

我们平常的印刷、油漆和绘画,用的都是减法混色。

除了光学,还有很多科学技术,像显微技术、宇宙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等

给艺术带去了新的表达,拓宽了传统美学的内涵。

科学与艺术都是美的统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