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吸引力法则弱者报复,强者原谅,智者忽略 [复制链接]

1#
中医白癜风 https://m.39.net/news/a_6121362.html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01

同事王姐,今天丧着脸,看谁也不顺眼,一上午都在吐槽了。

就因为给孩子报了个古筝兴趣班,学费交了,但得买古筝吧。是买个块钱的古筝还是买个块钱的古筝,跟老公生了一肚子气。

王姐本想着给孩子买个好的,天下父母都想着给孩子最好的。

但老公一句话堵死了她:

“这日子不过了啊?!你拿钱吗?”

王姐委屈地抱怨:

“我在超市一个月辛辛苦苦才挣块钱,还得供着家里的吃喝拉撒,我拿什么给孩子买呢?”

就是一个古筝的问题,王姐刚开始是抱怨老公,继而又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嫁了一个没能没钱的老公;继而又抱怨自己工作的辛苦和工资的拮据;然后又话题又转移到外面的培训机构,吐槽现在的教育问题。

办公室里人多嘴杂,抱怨孩子的花销大,现在养孩子难。话题越放越大,到生三胎的问题了……

一连串的抱怨,看到的全是生活的一地鸡毛。

爱抱怨的人,觉得全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以为世事都在刁难她,所以处处抱怨命运的不公平。

心理学上,抱怨者是在人格上,把自己置于一个低人一等的境地。

因为在她的想象中,认定有一个高于自己很多的人,在安排着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人和事,但却安排得不好。这个人,或许是她的亲人,或许是社会,也许是命运,总之,没给她安排好一切。

吸引力法则告诉你:越爱抱怨,生活就越糟糕。

在吸引力的宇宙法则面前,抱怨多了,负能量也就多了,日积月累,整个人的运势就会日暮途穷,生活当然不会一帆风顺。

罗振宇说:

“不要轻易抱怨,因为一旦抱怨,就等于是给自己贴上了无能的标签。”

02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p>

塞尔玛陪丈夫驻扎在沙漠陆军基地里,由于语言不通,没有一个人可以聊天解闷。天气又炎热,让人更烦躁。

塞尔玛很沮丧,写信跟父母抱怨自己的苦闷。

父亲的回信只有两句话:

“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了泥土,一个人看到了星星。”

简单的两句话,却影响了塞尔玛一生。她不再抱怨,开始改变。她决定在沙漠里寻找自己的“星星”。

她学语言,主动和当地人交朋友,发现他们都热情好客;她研究沙漠的仙人掌,发现那些动植物都很有趣;她尝试观看沙漠的日出日落,感受沙漠的海市蜃楼……

两年后,塞尔玛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本《快乐的城堡》,没想到的是,成了畅销书。

看,在同样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看到的是“苟且”,有的人看到的是“诗和远方”。

生活的强者,会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现实,把注意力集中在可以改变的自己,把生活的磨难双倍的还回去。

把抱怨的情绪,转化成努力向上生长的力量,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

尼采说/p>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03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做心理咨询时,经常会拿出一个三棱柱。这个三棱柱的三个面,都各写着一句话。

每当来访者倾诉完自己的故事,阿德勒就会拿出三棱柱,然后对来访者说:

“你知道吗,你刚才说的所有的话,其实归根到底只有两句话。”

由于三棱柱是正对着来访者的,所以来访者只能看到其中的两个面。

这两个面上的两句话是什么呢?

一句是“可恶的他人”!

一句是“可怜的自己”!

是不是这样?大多数人,遇到点麻烦和挫折,总爱这样想。

你的想法中,向宇宙发出的负能量多了,就像回音壁一样,宇宙反馈给你的呈现也是糟糕透了。

于是,你走进了吸引力法则的死循环中。

阿德勒教给人们一条制胜之道,就写在三棱柱的你看不到的另一面,那就是:

以后怎么办?

对,你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