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既是年版义务教育课标研制的主线,也是课标文本的主旋律。而关于素养的落地,不同学科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让思维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本文中,山西师范大学韩琴教授从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特征出发,为教师提供了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5大维度及相应策略。
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出台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核心任务:让核心素养落地。而不同学科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的落地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培养上:
语文学科引导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包含数学思维;
英语学科课程理念践行学思结合,核心素养内涵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集合体...
基于新课标,我们到底该如何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1
一个前提
明确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我们要去训练、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掌握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一个人一生当中思维发展有5次质变,分别在1岁、3岁、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这五个阶段。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征
如上图所示,从0到3岁的直观思维演化,一条主线走向形象思维,另一条主线走向操作思维;再到3-6岁的时候,孩子会从具体形象思维衍生到抽象思维,10岁以后,抽象思维逐渐演化成抽象逻辑思维,图中的这几种思维形式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这是整个思维发展的一般特征。
具体到思维的质变或者飞跃时期,包含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个飞跃期:出生后八、九个月,直观行动思维也自这个时期之后获得发展。
第二个飞跃期:2岁至3岁(主要是2.5岁至3岁),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第三个飞跃期:5.5岁至6岁,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期
第四个飞跃期:小学四年级,四年级前以具体形象成份为主要形式,四年级后则以抽象逻辑思维成份为主要形式。
第五个飞跃期:初中二年级,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期)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初中二年级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开始,也是逐步了解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规律的开始。
总的来说,孩子在小学阶段主要经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一个质变期,同时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交互发展的一个关键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小学生会逐渐具备思维的整体结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都会逐步形成。
以此同时辩证思维也开始萌芽,当然这种辩证思维一直到高中二年级才可能成型或者逐步完善。初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会得到发展,高中阶段的孩子基本上思维能力就趋于成型或者完成,因此在此时再想要发生质变就很难了。
实际上,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有的孩子发展得早一些,有的孩子发展得晚一些,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要求——即要让教育适合每个孩子,就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抓住思维发展与质变的关键期。
2
五个维度
掌握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提出了思维的三棱结构模型,它包括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材料或结果、思维的监控或自我调节、思维的品质、思维中的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
▲思维三棱结构模型
基于思维三棱结构模型,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包含以下五个维度。
(1)制定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计划
基于思维的一些基本特征,我们到底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当其冲的是我们要制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规划。因为各个学科教学是以学科内容为主线的,我们要把思维能力作为另外一条主线,并且把它从隐性向显性转变。
因此在制定学科能力培养规划的时候,第一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需要培养的思维能力指标。教学目标基本上锁定在核心素养的内涵中,在这其中也包含着思维的主线。
第二,要根据各部分知识或活动的特征来确定这个活动当中能融哪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这一点需要教师单独地把它设计出来。
第三,确定思维能力各方面的主要培养章节和迁移章节,哪些课程与内容能够支撑教师去训练相应的思维能力与品质。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大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征通盘思考,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中,相应的思维方法需要训练到什么层次,形成层次递进的整体规划。
第四,根据现有内容做进阶设计。关于如何将设计融合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学思维”活动课程,把各个知识内容当中所培养的思维能力的部分,按学段、年级与单元做一个通盘的、整体的思考,根据各部分知识或活动培养思维能力的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时间。
最后,在初步制定出方案之后进行调整,制订详细的能力培养方案。
▲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计划的制定程序
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计划当中,各个环节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在执行过程当中包含监控、计划、检查、评价、反馈、调节、控制等,同时,我们在不断地修订方案的过程当中,最终实现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明确各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层次与水平?以小学阶段的思维培养为例,我们可以借助一下“学思维”课程中的思维方法层次表。
▲小学思维方法层次表(部分)
这个层次表是依据每一种思维方法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进行划分和拆解的。以想象能力为例,1-6年级都会涉及想象能力的培养:1年级的时候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