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www.pfzhiliao.com/不知从何时起,综艺节目开始流行起炒CP。比如去年颇为流传的“雪国列车”,就让脱口秀节目和两位当事脱口秀选手结结实实地坐享了一回CP红利。随着去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热播,脱口秀正迎来全民热潮。以致今年的新开播的第四季,不用整那些虚头巴脑的花活,也照样炸上热搜——《脱口秀大会》第四季脱口秀的起源于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在美国得以发展。但流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内还算小众新兴文化。近几年,得益于《脱口秀大会》的热播,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当下,脱口秀行业可谓人丁兴旺。用车间女工赵晓卉的话来说就是:第一年参加这个节目,我觉得自己活力无限;第二年就觉得自己能力有限;现在则觉得自己啥也不是。四季以来表现均不俗的选手何以发出如此感叹?原因就在于今年的比赛来得比往年更激烈。老选手破釜沉舟。首先是去年因为“看起来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而大火的杨笠,今年一回归,就再次挑起犀利的男女话题,不顾死活地杀疯了。她说:去年一年我学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道理——不要轻易调侃男性,如果非要调侃,只调侃成功的那部分。相比杨笠的辛辣,双胞胎颜怡颜悦组合,则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涉足了性别议题。“那她为什么不想了解你呢?因为她爱你。要是她了解你了,还怎么会爱你呢?”“作为女人,只要我想付出,我根本就不在乎,你想要什么。”一席话娓娓道来,绵里藏针。初代大王庞博将主题锁定在当下年轻人热衷的剧本杀。说不理解年轻人为什么要从宝贵的周末休息时间里专门抽出几个小时,就为了跟一群陌生人开一下午的会,读一叠厚厚的材料,然后互相丢锅。平时这样的会开得还不够吗?“脱口秀天花板”周奇墨则用一段“listentoBaiBai”的表演沸腾全场。而本季不仅有“脱口秀天花板”,还请来了“脱口秀在天之灵”黄西。新选手来势凶猛。徐志胜,一个不用说话,光站上舞台,就能让人发笑的男人。围绕自身喜感的长相,笑料百出。“我这个长相吧,很容易让人觉得我过得很悲惨。前段时间去楼下便利店买牙刷,我正在那挑呢,老板突然凑过来说,这个最便宜!”邱瑞身上颇有点去年贫穷的何广智的影子。围绕钻石房话题,不断拉伸、延展。“卫生间不叫三角形,那叫三棱锥”“我要知道这个房子的确切面积,还得画一条辅助线。”“你都没办法说它家徒四壁,那玩意儿起码家徒十二壁。”每个包袱都出其不意,细想之下又都合情合理。在一众潜力选手中,最让小妹感动的还是一位名叫小佳的特殊选手。出生时因为大脑缺氧,如今说话时咬字不太准,走路也较为吃力。面对身体残缺,小佳豁达自嘲:“我也不是故意想展示,这种身体残缺带来的优越感的。”“因为长短脚没法走直线,所以我比在座的多走了十几年弯路。”最后,小佳还将主题升华:就连李诞都忍不住说:突围赛就火力全开,主题赛更是狭路相逢。初代大王庞博、上季大王王勉和新人计算机博士帅哥被归到死亡三人组。按照小组赛规则,一人晋级,一人待定,一人淘汰。谁成想新人一上台就斩获四灯,紧接着上台的王勉也是四灯。最后上场的庞博就愈加亚历山大。好在经过前三季的洗礼之后,这一季的庞博焕然一新。凭借着超稳的台风,转危为安。高压之下,精彩纷呈,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选手抱憾而归。比如前面提到的小佳已止步主题赛。最让小妹感到意外的还是王建国和张博洋。这对老选手竟然临时起意组了个搭档。而且首场表演异常拉胯,如果不是导师人手一个复活名额。这两位脱口秀元老也就惨遭淘汰了。虽说王建国平时负责其他选手的改稿,几乎没有时间写自己的稿件。但反观同样工作量饱和的程璐,还是希望经这一坎儿后,这两人态度上能再积极点。最让小妹唏嘘的是一轮游的江梓浩。作为第一个出场的他,已参加过3季脱口秀。室友兼兄弟王勉已是大王,而他还在一轮二轮地摸爬滚打。面对这种逐渐拉开的巨大落差,他直言:“王勉说最近太忙不想接活了,而我不想活了。”说完选手再说说领笑员。本季采用了罗永浩、大张伟的固定嘉宾+杨澜、宁静等流动嘉宾模式。罗永浩一如既往地保持大局观,大张伟仍旧热衷那些莫名其妙的嗨点。相比之下,流动嘉宾们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杨澜的精英范儿明显与场子的气氛不符,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宁静虽然real耿直,但一上来就表示“拍灯标准看脸”,并当面直言表演效果其实很不错的赵晓卉“段子不好笑”。这些言行多少都给认真准备比赛的选手们造成了一些负担。作为发起人的李诞,因为离婚声明一度登上热搜。这一季他的口头禅改为了“每个人都能做5分钟的脱口秀演员”。这一观念来自于笑果文化与黄浦江交通分局的一次联合活动。李诞发现交警黄俊口条和台风异常之好,并邀请他前来参赛。最终黄俊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口语秀震惊四座,嗨翻全场。但因为本职工作太过繁忙,黄俊主动退出了后续比赛。有些选手视比赛如命,有些选手只是将比赛作为一次呈现自我的舞台。无论哪一种,在那短短的几分钟里,说者和听者都得到了释放和消解。还是生活最幽默、没关系我也有病。从已更新的两场比赛主题来看,本季大会话题探讨的边界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讨论意味着正视,正视意味着脱敏。愿我们能发的声越来越多,不能说的话越来越少。每个人都能做5分钟的脱口秀演员,每个人都敢于调侃和自我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