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之前的几篇,主要写的是我在年收集到的麻核桃异形单只,而本篇,终于可以开始写楸子异形单只了。说“终于”是因为在文玩核桃的三大品类里面,我是最喜欢楸子的,而喜欢楸子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它产量大且被人工干预的情况相对少很多。
如果我们把麻核桃的形状、纹理、大小……当作是主流文玩核桃的判定标准的话,那么楸子还是很容易出“异形”的。因为相对于麻核桃的正、圆、饱满……等特点,楸子本身就要偏高桩一些,纹理也要更深邃一些。
相对于麻核桃,楸子最有代表性的两种异形一种是“连体”,一种则是高度达到7以上的“判官笔”。或许是因为产量大,我所见过的连体楸子要远远多于连体麻核桃,我自己曾经在北京郊区的山上捡拾到过一个连体楸子,因为放得久了,连接的部分居然变得“很酥脆”,在一次拿起它的时候,连体楸子变成了“两个楸子”……。“判官笔”则是楸子独有的形态,讲究的“判官笔”,不仅高要超过7,直径也要越小越好,可惜目前我们还没有收集到一对儿可以让自己满意的。
与玩家不同,商家们更在意的,肯定是广谱的市场需求,这也导致了市场售卖的楸子大都是偏向于“麻核桃特征”的,比如长宽高三围更接近、比如纹理不要那么深最好是满肉……等等。我所收集到的这批三棱楸子,大体上也要更接近圆形一些。
实际上,就如同麻核桃品类当中并没有细长形状一样,偏圆形的楸子是楸子大类别里的“异形”,如果说那些个头特别小的楸子(比如手串料)还有着出现“正、圆、饱满”的可能性的话,那么个头越大的圆形楸子就越稀有。在我的收藏当中,纺锤形的楸子是最多的,而圆形且可以配对儿盘玩儿的,不多。
之前,三棱、四棱的楸子我都有收集,但是就品相而言,算不得太好,主要都是个头太小。这次在市场看到这么三棱楸子,虽然是单只,我也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总要有一个基础数量,才能谈得上是否可以配出精对儿来。
稍显美中不足的是,我收集的这批楸子颜色都有些偏红,我不认为这是楸子本来就该有的“本色”。在我看来,这批楸子应该是在清理的时候被“药水”泡过。清理,一直是处理楸子时候的一个难题。因为楸子的价格大都偏低,因此并不会有核商去提前采摘青皮楸子。这虽然保证了楸子可以有足够的成熟的,但是自然落果总是要更难清理一些。我自己曾经清理过近百斤楸子——手工刷洗,真的是太难了!
应该是成熟度的原因,我所经手的楸子碰撞声音的清脆度都是高于麻核桃的,哪怕是白茬,楸子的碰撞也是“金玉之声”,我从不相信什么皮质、骨质……等核商炒作出来的玄学说法,但是声音,我认为真的是判断文玩核桃的条件之一。
不出意外的话,年我还会继续收集三棱楸子,希望能够在年配出一对儿收藏品级别的——这么想象着,就是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