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原创文章:(请单击下面的链接观看)
1.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管理大师
.快速制作互动式PPT微课的实用工具:Snap!
3.网络视频下载的双剑:硕鼠与维棠
4.制作Flash交互练习的便捷工具:ArticulateQuizmaker
5.助力翻转课堂的微课制作神器:微讲台
6.如何创作优秀的微课(上)?
7.如何创作优秀的微课(下)?
8.微课录制中噪音的预防、降低和祛除
9.一款实用的备授课PPT辅助软件(上)
10.一款实用的备授课PPT辅助软件(下)
11.CourseMaker——微课制作利器
1.一款高效的PPT插件:OneKeyTool
13.PPT课件制作辅助软件:EPPT
14.钉钉授课,线上直播最佳选择(视频直播回放)
》》》更多教育技术原创文章专辑
前一篇文章《采集纸质数据的在线教学平台:极课大数据》介绍了“极课大数据”软件,下面介绍两个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
案例一: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导学案教学模式
承担这次实验任务的是南宁八中高一(1)班,该班共有55人。由于平行分班,所以学生整体水平并不突出,通过一个多月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该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下面就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一课为例来谈谈具体做法。
在导学案中主要有两个环节可以使用极课大数据,一是课前完成的温故知新,二是新课讲授完后的随堂小测。
(1)温故知新
首先,为了了解学生对初中所学三视图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课前将利用极课大数据生成的导学案和答题卡发给学生,并要求在课前完成温故和知新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内容为:温故——观看投影和阅读三视图的定义,并画出长方体、圆锥的三视图(如图1),写出三视图的作图要求。
图1
知新——画出正三棱柱、正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这部分内容以往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不能及时批改,也无法检查每一位学生完成的情况。
图
而现在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这部分内容,教师则可以提前收集学生的答题卡,并使用极课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既做到了了解班级整体情况,还做到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使得学生在预习环节中的困惑和易错点完全暴露,从而可以“对症下药”地开始新授课。
例如,在本课的温故部分中,通过极课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视图的排列顺序不规范,不标注三视图名称。
知新部分中,正三棱柱和正四棱锥的三视图充分暴露了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分不清实线和虚线,三视图之间长宽高关系完全错误等。
通过极课大数据的统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典型错误,让学生印象深刻,配合模型,纠正作图的误区。
()随堂小测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新授课结束后,马上做相应的练习。以往在这个环节中,很多教师都是只挑个别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点评,没法做到进行全班的分析和统计。
有了极课大数据,这个环节的教学就变得更有针对性了。由于极课大数据统计一个班的数据一般就分钟左右,所以教师能对随堂小测实时批改和统计。
例如,本课的随堂小测部分中,共设计了5道选择题,学生当堂完成后(8分钟),教师用分钟使用极课大数据进行随堂批改,机读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就随堂小测的题目相互讨论,读取完成后针对答题情况讲评(5分钟),这样大概只要15分钟就完成了课堂小测。
总的来说,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前预习和随堂小测中与极课大数进行教学深度融合,通过极课大数据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案例二:基于极课大数据的
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是高中课堂的常见课型,通过讲评阶段性测试的试卷,有效诊断学情,对成绩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梳理知识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以期能够更好地改进下一阶段的教学。
下面尝试利用极课大数据进行高三试卷讲评。承担这次实验任务的是南宁八中高三(1)班,以其中一次考试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课前数据收集和分析
教师利用极课大数据了解本次考试学生作答的基本情况。登录极课大数据网页版,进入学情分析可以查看一些数据,如班级考试平均分、班级最高分、班级
及格率、学生在年级排名分布、成绩单、试题逐题分析、详细分析报表等,并可下载学情报告。
系统会提出本次考试的诊断建议,如列出年级排名降幅超过50名学生名单、本次考试跌出年级前10%的学生名单、班级得分率最低的6个知识点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