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一放
周身舒畅
治未病中心何琪
放血疗法
心烦、头痛、失眠、压力过大、口舌生疮……严重亚健康,除了吃药,还有啥立竿见影的办法吗?
还真有!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简、便、效、廉的中医传统疗法:刺血疗法。
刺血疗法又称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毫针、注射器针头或其他工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血络浅刺,放出适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刺血疗法早在《*帝内经》中就有相关文献记载,因其适应症广、见效快、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等优点而沿用至今,我院治未病中心将此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疗效满意。
刺血疗法都有哪些?
一、穴位放血
1.耳尖放血
多应用于实热之证,其中以治疗头痛、头晕、失眠、心悸、耳鸣、耳聋等多见。
2.大椎穴放血
大椎为督脉穴,主一身之阳,大椎穴放血可泄诸阳邪热,达到调和营卫、解表泻热、镇静安神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引起的头痛、头晕、全身关节疼痛,以及失眠、焦虑状态、颈项疼痛、口腔溃疡等疾病。
3.委中穴放血
用于治疗急慢性腰扭伤、腰椎管狭窄、慢性腰痛、荨麻疹、淋巴管炎、等疾病。
4.十二井穴放血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是中医传统的急救措施之一,也是泻热的主要选穴点。可用于治疗中风初起急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二、浅表小静脉放血
1.下肢浅表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刺络放血可祛瘀生新、行气活血、通经活络,从而达到改善下肢循环作用。
2.腰骶部瘀络放血
用于治疗痛经、盆腔炎、不孕症、腰骶部疼痛等疾病。
三、局部放血
多用散刺法,局部消*后,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可用三棱针或注射器针头连续进行分散、多次点刺,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可以加用拔罐,促使瘀热、肿胀、脓液得以排出。可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踝关节扭伤、带状疱疹、湿疹等疾病。
放血功效
调和气血、活血化瘀
解表泻热、祛湿除痹
消肿止痛、祛风止痒
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你适合吗?
适用人群
主要用于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尤其适用于紧张型头痛、失眠、颈肩腰腿痛、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口腔溃疡、荨麻疹等,具体应由医生辨证判定。
刺血疗法的不适宜人群
身体非常虚弱,久病、久泻、贫血、低血压患者慎刺或禁刺;
孕妇、产后、习惯性流产者禁用,月经期最好不刺;
易出血患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禁刺。
举个例子
医案举隅
1.头痛案例邓某,女性,40岁+,头痛数年,数天发作一次,自服感冒药头痛缓解,长期夜班,白天补眠差,性情急躁,纳一般便调,舌淡红边有齿痕,舌下瘀络明显,脉细弦。治未病中心接诊医生辨证考虑心肝血虚,瘀热内停。于背部双侧膈俞穴放血拔罐,8分钟后取罐,治疗后患者觉头痛立减,一身轻松,当晚睡眠安稳无梦,继续中药治疗。2.复发性口腔溃疡案例郭某,女性,55岁,复发性口腔溃疡1年余,此起彼伏,口腔溃疡时间比愈合时间多,舌边及舌底多发,心烦,易发脾气,眠安,纳可便调,舌淡胖齿痕,舌面有裂纹,脉细弦。治未病中心接诊医生辨证考虑肝郁化火,于背部肝腧穴附近发现很多细小瘀络,于瘀络处刺血拔罐,同时于背部大椎等处留罐8分钟,1周后复诊,患者诉放血拔罐后心烦明显减轻,口腔溃疡好转,继续予中药治疗。作者何琪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治未病传统理疗及红外线热成像诊治工作。擅长运用各种传统中医疗法及中药治疗各种痛症、心悸、头晕头痛、失眠、汗证、口腔溃疡以及亚健康调理等。
医院治未病中心
预防保健科
业务范围
健康体检:现代医学检查,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治未病:健康调养咨询,亚健康调养,传统养生技术治疗
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睡眠及情绪障碍调治
妇女保健:女性青春期,更年期保健,月经失调,乳腺疾病调治
疾病治疗:内科杂病,慢性病调治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8:00至12::30至17:30
周六上午8:00至12:0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