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执业中药师知道了这些方剂名称的由来,就记 [复制链接]

1#
QQ客服网络客服求职招聘QQ群 http://m.jpm.cn/article-124253-1.html

对于一些拗口难记的方剂,知道了它们名称的由来,也就记住了其功效主治,不信?往下看:

人参养荣汤

白芍药、当归、橘皮、*耆、肉桂、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等组成,加生姜、大枣煎服。

积劳虚损,四肢沉滞,少气心悸,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咽干唇燥之症。有补益气血,健脾养心之功。

本方从十全大补汤变化而来,为双补气血之剂,方以“人参”命名,概以人参为补气药之首,取气为血帅之意,俾气行则血行。“荣”即营,这里指营血。喻用大补气血之品,滋养营血,使身体恢复健康,故名“人参养荣汤”。

五苓散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诸药组成。

外有表证,内停水饮之证。症见头痛发热、水肿、泄泻;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等。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作用。

赵羽皇云:“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之水饮之首剂也。”(《名医方论》)虽然本方所治之症不一,但若掌握其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及主证小便不利,用之均有良验。方中由五味药组成,以利水之猪苓为主,故称“五苓散”。亦有“苓”为以“令”水行之意。

本方去桂枝名“四苓散”,至内伤饮食夹湿证;本方加入人参名“春泽汤”,其意在助气以生津,犹如春雨润泽一般;加茵陈则名“茵陈五苓散”,是治疗湿热发*的效方。

七制香附丸

香附、当归、莪术、丹皮、艾叶、乌药、延胡索、川芎、三棱、柴胡、红花、乌梅等共十二种药物炮制而成,水糊为丸,*酒送服。

妇女月经不调,结成症瘕,或骨蒸发热,四肢无力等症。有调和气血、温通经脉之功。

因本方炮制方法特异,具体是将香附十四两分为七等分,分别同当归二两酒浸;莪术二两童便浸;丹皮、艾叶各一两米泔水浸;乌药二两米泔水浸;川芎、延胡索各一两水浸;三棱、柴胡各一两醋浸;红花、乌梅各一两盐浸,以春季三天或夏季两天,秋季七天,冬季十日为浸泡时间,此后单取香附为末糊丸,由于用香附一味与六种辅料七次炮制,故名“七制香附丸”。

编辑推荐

1.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