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拿出小F积木来比对,积木还没有收,今天早上就跟小宝顺便玩了一场游戏,完全即兴发挥哈~哈哈,但是里面的内容都涉及数学概念,我拍了一点照片和视频,给大家分享一下。小F作为教具,它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下面用的是六边形这套,用到的形状有:等边三角形、菱形、梯形以及正六边形。前一天晚上正好在玩农场动物,是一套叠叠高的积木,就拿来做道具了。小宝3岁半不到,他很乐意玩建农场的游戏。
于是我主导把六边形围到了桌子中央,期间为了中间这个“窟窿”搞了半天,他把顶盖拿出来又放下去,最后还是觉得拿走比较好,这样才平整,而六边形就正好围在这个圆洞周围。
在拼搭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图形组合,很自然不够的时候,就需要用其他图形拼出六边形或者梯形。有时候家长可以故意藏掉一块大的,让孩子用小的来组合,如果顺利的话,你可能不需要藏,孩子也很乐意进行拼组。
我们先围了最大的一层,然后是第二层,我摆了一块后,让小宝找模式规律,他很快就找到了各个位置,并数了数需要六块。第二层主要用的是梯形,也很容易让孩子发现六条长边,六条短边。里面是一个中空的六边形,外面的轮廓就是大一点的六边形,再外面就是更大的六边形。小宝很喜欢用大中小,或者大、小、mimi小来形容,每次说到都会哈哈大笑,所以玩到排序游戏,总是氛围特别好。
接下去我就要构建一个能够玩数字的场景了。也是顺便拿了一套前两天在玩的玩具,木质钟,借用了里面的数字,摆在了六个角上,正好有一辆小卡车,我就创设了一个场景。说,小卡车要每次运送一个小动物回家,这里一共有六站,每一站下来,都有三层,小动物就住在其中某一站某一层上。你来帮帮忙吧~
正好爸爸也被疫情封控在家,就带着儿子示范了一下如何用小卡车运送小动物到某个地点。再问他要运送到第几站第几层的时候,他能准确说出并指出位置,对于这样两个维度的序数词,数量不大,还能掌握。有时候重复的时候,我们就会告诉他,这个地方已经有小动物了,你换一个地方。
而后,我让爸爸陪他玩了一会儿,我忙了点事回来,顺便又想到一个玩法,就指点了他们一下
指着某个小动物让他看见,说,你转过去,数到10,我把小鸭子藏起来,你来找找它在第几站、第几层?一说到“躲猫猫”,娃就两眼放光,于是这个游戏自然也就能玩下去了。
有时候换到他藏的时候,他会藏在两个角的中间某个位置,我们就会要他说出是第几站和第几站之间,正好可以铺垫一下间隔问题~
估计,就这么玩了半个多小时吧。孩子后来跑掉了,积木也就放在桌上,到了下午晚上又玩了会儿。
期间我还用三棱柱做了一个“暸望塔”,说牧羊人站在小山顶上呢!类似的游戏我有跟孩子用别的形状玩过,堆叠起来看高度,比一比高度,以及还差多少块等等。语言上会比较重视一致性以及重复性,如:几块三角形高度,它们相差几块,还差几块等等。由于最近我在做E课程里,小学一二年级都会有一个要点是,孩子要理解“相差”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很通俗化,如果日常生活中用得多,孩子很容易get到其中的要点是“比较”,是“差距”。但是如果生活中很少用这样的词,或者没有在合适的场景中重复使用这样的词,那么等到孩子学习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可能觉得很抽象,很难记住或区分一些概念。
总体上,我这个游戏活动是很即兴的,完全取材于日常游戏片段以及道具的组合使用。建议家长也要充分利用手头有的场景道具,加入进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讲,会比较容易形成沉浸式学习。
但是如果你是直接扔了一堆积木给孩子玩,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瞎玩。尤其是孩子技能不成熟的时候,就让孩子玩高难度的活动,或者只有两个人合作才能玩的项目,就不合适了,容易造成挫败。
小F这套积木是教具,我需要再次重申一下这点,无论是配套的说明视频,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