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丨八年级上册二 [复制链接]

1#

17、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1、噪声的危害:强度大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觉损伤;噪声超过85dB,会使人心烦意乱,工作效率降低;噪声还会损害视力。

2、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8、声的利用

19、超声波和次声波

1、超声波:把频率高于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20、温度温度计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0℃和℃之间有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使用方法:

(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21、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6、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2、晶体和非晶体:

(1)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

(2)熔化(或凝固)条件:(1)达到熔点(或凝固点)(2)继续吸热(或放热)。

(3)特点: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3、蒸发和沸腾:

(1)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2)不同点: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达到沸点。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高低;②液体表面积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24、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2、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m/s,计算中取c=3×m/s。(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2/3)

25、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

4、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凹凸不平,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26、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4、球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27、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8、光的色散

1、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3、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