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中物理学习丨初二物理针对训练声和光 [复制链接]

1#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03/8708944.html

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同时,它和生活息息相关,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而“声”和“光”在我们整个初中物理当中主要常出现在选择和填空题目中,虽然在中考中占比例分数比较小,但是考点会比较细致,需要大家对每个知识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要深刻了解当然做题训练必不可少!

君翰老师特意整理了初二物理针对训练,助力大家迈进新学期!

“声”题目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有关。

3、声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_。

4、用力敲鼓是为了增大物体振动的_____,从而增大声音的_____;鼓皮绷的越紧,振动时的_____越快,_____越高。

5、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单位是_____。

6、预防噪音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7、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产生的,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8、“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_____高;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______。

9、用小锤敲击一下音叉后,音叉总是“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音叉有回音B.音叉还在振动

C.人耳的错觉D.小锤还在敲击音叉

10、养蜂人通过听蜜蜂飞出去和飞回来时的嗡嗡声就能判断蜜蜂是否采到蜜,他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音量

11、在用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时,将声呐系统装在船边的水面上,垂直水面向海底射一束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这个超声的回声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m/s,则此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

12、一个普通初中生的质量最接近()

A.50千克B.5千克C.50毫克D.50吨

13、人们很容易区分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14、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笛子发声的()

A.振幅B.响度C.音色D.音调

15、如图所示,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16、测量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统一的比较标准叫__________,二是测量时要有合适的__________。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测量工具的__________决定的。

17、物体所含__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一杯质量为0.5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后结成冰,质量为__________千克,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喇叭不发声时,纸盆上的泡沫塑料静止不动,而当喇叭发声时,纸盆上的泡沫塑料活蹦乱跳,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将耳朵帖在桌面上,用铅笔在桌面的另一处轻敲,能听到声音,说明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也能传递声波。但是,宇航员在太空中只能依靠无线电通话,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19、如图所示甲,用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泡沫塑料球会多次被弹开。

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

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光”题目

1、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是()

A.0°

B.32°

C.45°

D.55°

2、在下列各组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A.红、*、蓝

B.红、绿、蓝

C.红、*、绿

D.*、绿、蓝

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厘米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距该透镜8厘米处,所成的一定是()

A.倒立的像

B.正立的像

C.放大的像

D.缩小的像

4、小强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发光物体放在距凸透镜50厘米处时,能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厘米

B.30厘米

C.40厘米

D.50厘米

5、某同学身高1.7米,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是一个__(选填“虚像”或“实像”),像的高度为__米,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40度,这时的反射角为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度,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度。若使光线垂直入射到O点处,则反射角为__

7、如图所示光具盘上的现象,光是从__斜射入玻璃,折射角为__度,折射角__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8、光线:带有箭头的直线,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光是真实存在的,它有一定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而光线并不真实存在,是为研究问题而假设的。

9、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

10、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所有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m/s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12、在晴朗的天气时,树荫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明亮的圆形小光斑,这是()

A.太阳的像

B.太阳的影子

C.树叶的缝隙

D.树叶的影子

13、在小孔成像实验中,从半透明纸屏上能看到外界物体的像。如果小孔靠近物体,纸屏离小孔的距离增大一些,则纸屏上该物体的像将()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以上均可能

14、日食发生的条件为必须运行到和之间,并且日、地、月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成,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

15、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③反射角入射角。

可归纳为:“”

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是零。

16、两种反射现象:(1)(2)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

1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2)像的大小和物体的;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4)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B.发生漫反射时就不遵守反射定律了

C.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反射光的速度小于入射光的速度

19、如图,在暗室中用手电筒垂直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从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20、如上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N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

A.增大20°

B.增大10°

C.减小20°

D.减小10°

2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寻找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侧观察,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3、透镜及分类

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对光起作用

2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25、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

A.都比实际位置高

B.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

C.都比实际位置低

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

26、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

C.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两个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D.把一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27、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若用一个小圆纸片遮住该凸透镜的中心部分,结果应是()

A.像的中心部分消失,其余部分则保存

B.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变暗了

C.与原来的像完全一样,无任何变化

D.中心部分变暗,其余部分无任何变化

28、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A.5cm

B.10cm

C.20cm

D.30cm

29、白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白色的,将一束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可分成七种色彩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这种光带叫做光谱。

30、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获得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等比例混合可得到。

31、颜料的三原色:红、*、蓝,将这三种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获得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颜料。等比例混合可得到。

32、物体的颜色拓展: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的颜色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的颜色决定的。

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不反射任何色光。

33、光谱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具有的作用,还能使。微弱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

生素D,但是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伤害很大。

34、合成彩色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上艳丽画面的色光是()

A.红、绿、蓝

B.红、*、蓝

C.*、绿、蓝

D.品红、青、*

35、透过蓝色的透光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观察*色物体,呈现绿色

B.观察白色物体,呈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呈现红色

D.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都呈现蓝色

36、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

B.紫外线对人的健康既有利也有弊

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D.一切光源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