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皮肤科陆德铭赵炳南带状疱 [复制链接]

1#

陆德铭

(1)初宜疏肝化湿

陆老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日久而化火,肝经火*外溢皮肤而发;或因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湿化热,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或感染*邪,湿热火*蕴积肌肤而成。

带状疱疹皮损好发于腰肋部、胸部或头面部,多发于身体的一侧,沿神经分布。发于头面部者,尤以眼部和耳部病情较重,疼痛剧烈,并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甚则影响视力和听觉。陆老常以疏肝清热,化瘀止痛为大法,以龙胆泻肝汤加减使用。以龙胆草、柴胡、*芩疏肝清热,泻肝胆湿热之郁火;当归、赤芍、丹皮凉血活血;大青叶、板蓝根、蛇舌草等清热琼血解*;桃仁、丹参、延胡索、郁金活血理气止痛。皮损发于头面、眼角者,常加入谷精草、枸杞子、石决明等;皮损发于胸腹者,加川楝子、香附等;皮损发于下肢者,加入*柏、牛膝等。陆老治疗带状疱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早期即予理气活血之药,旨在防止和减轻由于病*侵犯神经而引起的神经周围炎症和粘连,减少纤维包裹,防止后遗神经疼痛的发生。

(2)久则益气活血

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年老体弱患者,常于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的神经痛症状,且病程持久,疼痛剧烈,甚则彻夜难眠,这也就是临床上常见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乃因正气虚弱,正不胜邪,又经络阻塞,不通则痛,病程迁延。对此,陆老施治多以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品,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病程迁延,痛久伤气,气虚则无力推动气血之运行,致血行迟缓,脉道不通或通而不畅,以致血液郁滞而凝为瘀血,故治当益气扶正为主,配合活血通络,共奏益气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常以生*芪为君药,用量常达60g,取其益气而能托*外出,又能推动血运,促进瘀血活化之功效;配合三棱、莪术、当归、川芎、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通络;佐以制香附、郁金等既入血分又入气分之品,使气血流畅,血随气行,开塞通瘀而止痛。对顽固性疼痛甚则彻夜难眠者,酌加全蝎、蜈蚣、乳香、没药、地龙、磁石、珍珠母等破血消瘀,重镇止痛;对患侧疼痛肿胀者,加王不留行、丝瓜络等通络止痛,往往都能得到较好的止痛效果。

现代药理证明,清热利湿解*配合活血通络药物可以明显加速炎症的吸收,使其症状改善。清热解*药能抑制和消除致炎因子,配伍活血通络法,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及渗出,减轻了炎症的病变程度,促进炎症的吸收,从而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而益气药与化瘀活血药的合用,能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水平,在调整人体机能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效验,这也为临床运用益气化瘀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了有力依据。

赵炳南

(1)遵《医宗金鉴》,并有发挥

赵老认为,《医宗金鉴》对本病的描述较为具体,辨证较为全面,方药尤其实用。《医宗金鉴》“腰缠火丹”项下记载:“此证有干湿不同,红*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赵老据此将带状疱疹按皮损分为两种:第一种基底鲜红,多伴口苦,咽干,脉弦;第二种基底淡红,多伴纳呆,腹胀,脉缓。二者均属湿热,区别在于前者热重于湿,后者湿重于热,恰符合“红*之异”。根据以上分析,赵老又将带状疱疹分为两型:热盛者属肝胆湿热型,治宜清肝胆湿热汤加减;湿盛者属脾肺湿气型,治宜健脾除湿清肺汤加减。同时赵老明确指出,以上证治方案,对一般病例确有较好的疗效,能缩短病程和减轻痛苦,但是对重症病例和后遗神经痛病例等特殊情况则疗效欠佳。

(2)师古不泥,知常达变

赵老集60余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对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病例,绝不能拘泥于已有的一方一药,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认真辨证治疗,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其一:带状疱疹重症者,其发病急骤,皮疹呈痘疹样泛发,或伴有高烧,头痛,心烦不寐,甚至神昏谵语。此种病例为正气大衰,湿热*邪太盛,以致入传营分,表现为“*邪侵营,热入心包”的现象。治宜解*清营止痛汤加减。其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虽然《医宗金鉴》中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记载,但临证所见颇多,特别是年老体弱者,皮疹消退后,疼痛常持久存在,使患者痛苦不堪,此种病例赵老又将其分为“虚”、“实”两型。“实”证者为湿热之“因”虽除,但气滞血瘀之“果”仍在,临床可见疼痛持续,拒按,脉实。为气滞血瘀,治宜理气化痰止痛汤加减。“虚”证者为湿热虽去,但气阴两伤,气虚血滞所致,临床可见疼痛时重,喜按,脉弱。为气虚伤阴血瘀,治宜益气养阴止痛汤加减。其三:有些病例名为带状疱疹,但只见红斑,始终不起水疱或根本不发生皮疹,而疼痛明显。对于此种类型,赵老认为,《医宗金鉴》中“心肝二经风火”辨证很符合,因肝主风,故起病迅速,心主火,故发为红斑,“诸痛痒痊,皆属于心”,故自觉疼痛。治宜凉血祛风止痛汤加减。只痛不起疹者,则为素体气虚,又因气急恼怒,使体虚气郁,终致气滞血瘀而发病,表现为“经络阻隔”。治宜舒肝益气止痛汤加减。

(3)重用大*

赵老根据多年临床体会,实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非重用大*不能达到破瘀祛病之效,故常用量为15g,因大*性迅速善走,最能破血中瘀血,其作用远非三棱、莪术所能相比,气滞血瘀所致的持续性疼痛,只有重用大*才能使气血相通,促病早愈。反之,畏药而忌用,只能使病情拖延,终会耗伤气血,到那时治之更难。

(4)谨用龙胆草

赵老曾对肝胆湿热炽盛病人投用龙胆草15g致昏厥一例,经灌浓糖水抢救苏醒过后,患者大叫“苦死我也”。赵老当时立尝药液,确实苦涩,良久不消,然而药苦为何以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经读《本草纲目》:“龙胆草味既大苦,性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投”。经查患者已数日进食不多,加之对药性认识不够,所以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终致有此意外。赵老结合多年实践,认为即使胃虚之人,有肝胆实热证,龙胆草亦可使用,但必须同时兼顾脾胃。相反,无胃虚情况,若重用龙胆草亦先告知病人药苦,使其有精神准备,或在服药后吃些糖果,以缓和苦味,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主题:带状疱疹)

1、带状疱疹常用外洗方剂25方

2、欧阳卫权:带状疱疹医案17则(同病异治)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皮肤病中医经验集成

图书作者:徐三文,梁延平,唐岛主编

出版公司: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7月

图书简介

《常见疑难病中医经验丛书》以临床各科常见疑难病为主,分若干分册进行分述,如呼吸病、消化病、心血管病、风湿病、脊柱病、四肢关节病、妇科病、皮肤病等。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皮肤病中医经验集成》分册,书中包括了:带状疱疹、硬皮病等内容。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关于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