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散炮饵越大越好不,3种手法有5类效果,区 [复制链接]

1#

“散炮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钓鱼人接受,不仅活跃在池钓、黑坑,甚至在一些野钓环境也被广泛应用。

“痛点”问题也来了:除了一些朋友纠结散饵的配方,更多钓友遇到了使用散饵——“来鱼快,停口也快”的问题,出现“越抽越没口”、“一用散炮饵就停口”的现象。甚至有传言,散炮饵一定要“上的大”甚至“越大越好用”……这些都是真的吗?

“散炮饵”其实不是特定的饵料配方,而是一类饵料状态的形容。结合我们的使用,分为饵盆中的干散状态和粒径、“雾化”效果的不同,比如:干散、湿散、小粒径散炮、大粒径散饵、底炮等等。所以,达奇常说的一句话:

用散炮饵料钓鱼,更趋于一种钓法,而不是完全的配方属性——因为使用散炮饵,常见手法、频率、节奏、状态的效果远大于饵料本身。

这就引出了咱们本文要提醒和说明的重点:

1.“散炮饵”三种上饵指法是什么?

2.如何通过上饵手法,来应对鱼情变化?

3.为何饵料一样,手法不同,鱼获就会大不同?

三指上饵法——鱼情不明,“小炮”先行

三指捏炮上饵,被许多人认为是针对后期鱼情的应变,其实不然,三指手法更是一种试探性钓法。比如,在一个陌生垂钓环境或鱼情多变的环境,首先使用三指上饵法进行“小炮”试钓,才是理智而且科学的。

初期使用这种“低调”的散饵,首先就控制了饵料的抛投量,从而降低了“雾化”弊端和可能出现的惊鱼效果。不仅是池钓后期应对受惊鱼、应激鱼的有效方式——更是陌生环境针对鱼情的试探。

三指捏饵,并三指发力上饵,饵料上到鱼钩上以后,是典型的三棱形状。

三指上饵法也是一些野钓环境常用的上饵方法。野钓的散饵和池钓不同,多为大粒径的饵料组成,入水状态也要求“底散”为主,常用于鲤鱼、大鲫鱼等成鱼或“窝饵”一体的垂钓。

此时使用三指上饵法,能做到有效的诱钓结合和统一,有良好的的续窝效果,适用于短时间作钓或放生鱼情的使用。

主要续窝使用的时候,可以上钩三指上饵,下钩正常的钓饵。

池钓使用的后期或针对一些应激鱼情,饵料的搭配需要注意——此时不仅要加大上饵的力度,更建议饵料增加大颗粒类的组成,比如添加一些膨化颗粒、轻质颗粒、酒米、甚至刺激性较低的商品饵料。在保证诱鱼效果的时候,钓饵可以极端一些,如配合麻团、软粘、拉饵、皮筋颗粒、秒粘颗粒等。

比如,著名的“粘麻团”钓饵。作钓期间,可以麻团作为钓饵,而三指上饵法的散炮作为“窝料”,主增加诱鱼效果。

四指上饵法——不紧不慢,“诱钓”适度

这种上饵手法一般应用于高密度“回锅”鱼情,或大饵诱钓结合的时候使用。优点是即使“底散”“底炮”的饵料形态,也不会阻碍鱼口,在诱钓同步进行时,依旧能保证最大化的诱饵效果。这一点在水广鱼稀的环境、又不适合或无法做大窝的时候,会十分有效。

池钓更应用于“抢鱼”之后,开始有意识把钓点向远处延伸的时候,这也是一种针对鱼情远岸和初期钓远的上饵方法。

四指上饵法的核心是“四指”偏指尖发力,上好的饵型为四棱型的柱体。随着饵料入水,会有明显的“脆断”,从而增加良好的诱鱼、留鱼效果,钩上“残留”也不妨碍鱼吃饵。

四指上饵法的饵料搭配,可以更多的偏重于小粒径饵料的使用。比如,针对回锅鱼的浮水颗粒30%+小*面饵料70%的组合;小*面80%+风暴类饵料20%的组合;小*面+丸九饵料的组合等。

四指上饵法,相对是较完善的“诱钓”结合,即可通过频率调节,上饵量也够大。池钓炮坑而言,综合使用度最高。

五指上饵法——鱼情暴躁,“大炮”来到

“散炮饵”的五指上饵法,可谓池钓“大炮”坑最常见的,也在一些垂钓鲢鳙的诱鱼阶段使用。这种上饵方式就趋于极端了,即,最大化的实现单手多上饵,上大饵,以求实现最大化的雾化、诱鱼、抢鱼效果。

五指上饵法的散炮,可谓“雾化”和投饵量都最高,再配合必要的频率,短时窝点就是“烟雾弥漫”

五指散炮上饵法,常用于黑坑新撒鱼或生口、聚群良好的鱼情,可有效地促成目标鱼抢食;并有良好的“抢两边鱼”效果。

注意,这种“暴躁”鱼情的上饵方式,手法和钓法就变得更重要,这是着重提醒的。因为常见许多新手,只会模仿上饵手法和饵料量,而忽视饵料落点、频率、饵料状态、行程钓法等,从而出现典型的——饵料一样,但鱼获天壤之别。

五指上散炮饵的手法,实现饵团最大化,此处要点——要注意指尖发力,而不要过度“攥饵”

这种上饵的手法,更适合大比例的小粒径饵料组成,突出的也不是沉底性做窝,而是追求“高雾化”、立体诱鱼区,实现把鱼“拉”起来钓,从而满足快速抢鱼的实战效果。

随着抢鱼减慢和鱼情变化,就要从“五指”手法变化到“四指”上饵法,最后到“三指”上饵施钓……这才是许多池钓“持续上鱼”的技术法宝~

五指上饵法的饵料和手法,一般只针对生口、适应、具有一定密度的养殖鱼。尤其小粒径的饵料组成,不适合一般性的垂钓和野钓。当然,垂钓鲢鳙可以例外。

最后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其实主要体现出的道理依旧是针对鱼情用饵——简单的“手法”,不仅是饵团大小的调整,更体现5类鱼情的应对策略。要了解更多饵料的使用,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