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眼睛、色彩、光三者的关系光的三原色(RGB)物体为什么能呈现各种颜色呢?
眼睛、色彩、光三者的关系:
没有光,我们就无法分辨颜色,色彩是光带给人眼的感觉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的一种。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种电磁波,比如说: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伽马射线、X射线。
人肉眼只能识别波长在nm~nm之间的电磁波,就是可见光;高于的是红外线,低于的是紫外线。波长越短,强度越高,例如:核辐射、X射线。宇宙中大部分的电磁波我们是肉眼看不到的,需要借助射电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我们能够看到的光又分成3种类型
第一种是有源光(RGB模式):例如太阳、显示屏、台灯
第二种是反射光(CMYK模式):月球、不发光物
第三种是衍射光:类似于小孔成像
光的三原色(RGB)
红(Red)、绿(Green)、蓝(Blue)
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阳光透过三棱镜,分解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这7个颜色,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托马斯.杨格与赫尔姆霍兹在这个基础上找出了光的三原色。
人眼中有感光细胞,学名叫做视锥细胞,它位于视网膜的黄斑中央凹陷处,这些视锥细胞对红、绿、蓝的辨别非常敏感。
也有人认为,光的三原色是基于人眼识别色彩来设定的标准。颜色是光线反射到物体后,我们的大脑来给它定义的,并不一定是它的本色。
这怎么理解呢?例如猫或者皮皮虾,它们的眼睛看到同一物体的颜色和人眼看到的色彩是有差别的。猫的视锥细胞只有绿色和蓝色两种,是二色性视觉动物。皮皮虾有16种视锥细胞,皮皮虾眼中的世界比《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星球更绚丽。
物体为什么能呈现各种颜色呢?
太阳光的颜色虽然看起来是白色的,实际上,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别折射出多种色彩,这说明白光其实是混合光。不同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的色光吸收强弱不同,例如:红色的西红柿,表面会吸收除了红色以外的光,红色会被反射出来。
RGB是目前硬件设备的显示标准
电脑显示器和手机中常用的色彩模式都是基于RGB模式,通过三原色的不同混合来实现色彩斑斓的发光图像。
三种原色混合在一起,就会变成白色,说明呈现出来的颜色就越亮,RGB是一种加色模式。在PS中的PGB模式下,红绿蓝三原色通过色值不同的组合,可实现万个颜色。
积累色彩知识,对生活和工作有不少帮助,例如手机拍摄很多功能原理是什么?穿戴色彩搭配怎样更有美感,怎样将照片的色调调整更加满意,这些都需要色彩基础知识为依据,才能领悟精髓。小编将持续汇总到色彩理论和应用,找出精华的部分,和你一起去探索和创造神奇绚丽的色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