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屈光检查眼睛知识学习 [复制链接]

1#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屈光检查

屈光检查也可以理解为验光,不仅用来判断眼球的屈光状态,也对双眼视功能的测定以及眼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验光是一个动态、多程序的临床诊断过程,涉及医学、物理光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从光学的角度来看,验光就是让位于无穷远的物体通过矫正镜片后刚好在视网膜上产生共轭的像。

第一节检影验光

检影验光属于客观验光,是用检影镜照亮患者的眼底,观察从患者眼底、视网膜所反射出来的光线的聚散度,从而来判断患者的屈光状态,被检者的屈光状态决定了所反射出来的光线的聚散度。

检影镜可分为点状光和带状光两类。带状光检影镜是年由JackCopeland发明的,带状光检影镜的光带细而亮,可以°旋转,对于散光的检查很准确,而点状光检影镜则在散光力量的判断上更精确(图1-13)。

静态检影验光:当患者注视无穷远或调节完全放松时进行的验光,称为静态检影验光,主要用于测量患者的屈光状态,比如我们常用的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

动态检影验光:当患者注视近距离视标或进行调节时,所进行的验光称为动态检影验光,主要用于测量患者的调节状态,比如单眼估计检影法(MEM)可用于测量调节反应。

一、检影验光的基本原理

检影验光是通过寻找被检眼的远点,达到验光的目的。远点是指被检眼完全放松调节时,在物空间与视网膜共扼的点。共轭点是相对应的两个点,即物点和像点。

检影验光时,检查者将发散光斑投射到患者的眼底,并沿一定方向来回移动该光斑,然后通过观察被检眼反射后的光斑的移动方向,来判断被检眼的远点在检查者的平面还是前或后,然后在被检查者眼前放置一定度数的镜片,当放置镜片后的被检查眼的眼底反射光刚好聚焦在检查者平面时,就可以得到患者的屈光度数。

假设检测者坐在患者的眼前,从检影镜的窥孔观察患者瞳孔中的红色反光,同时移动检影镜,可以看到反射光的移动,当反射光线不在检影镜和患者之间会聚时,视网膜反射光的移动和检影镜的移动方向相同,称为顺动,顺动可见于远视,正视和低度近视(近视的远点没有落在被检眼和检查者之间,落在检查者的眼后);当光线在检影镜和患者之间聚焦时,视网膜反射光的移动和检影镜的移动方向相反,称为逆动,可见于中高度近视(图1-14)。

在无穷远处检影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检查者眼前一定距离放置工作镜来达到无穷远的效果,工作镜的度数与你的检影距离的屈光度一样,比如检查者在被检者眼前lm处检影,就应该把+1D镜片放置在被测者的眼前,就相当于检查者位于无穷远处做检影。临床上常用的工作距离有67cm或50cm,工作镜为+1.50D或+2.00D。当用检影镜和镜片达到了中和点,是人为的把被检查眼的远点放在了检查者的人瞳上,被检眼的眼底和我们的人瞳共轭,用于中和或使被检眼的眼底与检查者的人瞳共轭的作用镜片的度数称为粗检影度数。

但矫正患者的屈光不正,我们是要让被检眼的远点位于无穷远处,因此要使用一定度数的负镜片进行发散,将远点移到无穷远。所以在检影中和后,屈光不正度数的判断不能忘记工作镜的作用,要减去工作镜,这个所得度数叫纯检影度数。比如,在0.5m达到中和的度数为+3.00D,则被检查者的度数为(+3.00D)-(+2.00D)=+1.00D。

顺动和逆动:观察反射光时,首先观察影动为顺动或逆动,来判断被测者的远点在检查者的前面或后面,同时要准确快速的判断离中和点还有多远。应该观察以下三点:

1.速度越接近中和点,影动速度越快,到达中和点时瞳孔满圆,影动消失。

2.亮度越接近中和点,反射光的亮度越亮。

3.宽度越接近中和点,反射光的光带越宽,到达中和点时,瞳孔满圆,但有些情况在远离中和点时光带也很宽,常见于高度屈光不正,但此时光带很暗。

特殊影动现象:某些疾病如圆锥角膜、不规则角膜等在检影时会出现剪动现象,即影动的中央部分顺动而边缘部分逆动,此时我们的中和判断是根据影动的中央部分进行。

一般来说,顺动的影动我们更容易观察判断,因此当确定为逆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在患者眼前增加一定度数的负镜片形成顺动的影动后再检影。当无法达到中和点时,应保留略有顺动的屈光度数。

主子午线的确定

破裂现象转动检影镜光带的方向,只有检影镜的光带与两条主子午线分别重合的时候,瞳孔外的检影镜的光带才能与瞳孔内的眼底的反光重合或一致。否则,偏离主子午线,瞳孔外的检影镜的光带与瞳孔内的眼底反光就不能重合或一致,出现破裂现象。

厚度现象当检影镜光带在瞳孔内转动时,球性屈光不正的眼底反光的宽度保持一致,而散光眼的眼底反光的宽度在不同子午线上不一致,眼底反光最宽或最细时所对应的子午线就是两条主子午线。

旋转现象当检影镜扫过瞳孔时,只有检影镜的光带与主子午线重合时,眼底的反光才与检影镜的光带平行。

亮度现象当检影镜扫过瞳孔时,散光眼的眼底反光亮度会发生变化,最亮和最暗的眼底反光方向代表着主子午线的位置(图1-15)。

二、静态检影的准备与步骤

(一)准备

1.被检查者坐在检查椅子上,调整座椅的高度,使得被检查者的眼与医师的眼在同一水平线上。

2.检影时让被检者必须睁开双眼并注视远处的视标,告知患者医师的头不能遮挡他的视线。

3.在检查时医师睁开双眼,用右眼检查右眼,左眼检查左眼。

4.控制检查距离,检影镜离患者被测眼50cm或67cm,要求医师应右手持检影镜检查患者的右眼,左手持检影镜检查患者的左眼。

5.检影时,室内照明最好偏暗。

(二)步骤

1.让患者注视远处的视标,先检查右眼再检查左眼。

2.改变套管的位置或检查距离,增加影光的亮度来判断患者的屈光状态为球性或散光,°转动检影镜的光带寻找破裂或宽度等现象。

(1)如果是球性的屈光不正,瞳孔内的影光和检影镜的光带一致,没有破裂现象,若有散光,则会出现破裂现象。

(2)如果瞳孔内的影光宽度不变,则为球性屈光不正,宽度有变化则为散光。

3.若是球性屈光不正,可以观察到顺动或逆动的影光,增加正或负镜片直到影动停止出现中和为止。

4.中和散光时,首先确认两条主子午线的方向,可以采用球—球或球—柱的方式进行测量。采用球—球的方式,应先找出两条主子午线,然后分别用球镜中和。采用球—柱的方式应先用球镜中和一条子午线,另一条子午线用球柱联合来中和。

5.两条主子午线中和完毕后,重新确认球镜中和的子午线。

6.转动套管,重新确认各条子午线,如果全部中和,则不论套管在哪个位置,都应出现中和现象。

7.中和所需的透镜度数就是总检影度数也就是粗检影度数,右眼检查完后,再检查左眼,程序同上。

8.将工作距离镜以负球镜的形式用代数法加到总检影度数中,得到被检查者的真正检影度数即纯检影度数。

9.根据纯检影度数检查每一只眼的矫正视力,并作记录(图1-16)。

第二节主觉验光

主觉验光是整个验光过程的第二阶段,又称为验证过程。是检查者遵照标准的验光程序,通过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对初步验光的结果进行的细化和精确。

主觉验光有直接试镜法、云雾法、裂隙片法、散光表法、综合验光仪法等,最常用的是综合验光仪法。综合验光仪是目前比较精确的主觉验光仪器,能在尽量减少调节的情况下去微调球镜和散光(图1-17)。

一、综合验光的常用微调技术

(一)雾视法

雾视(fogging)技术是验证屈光不正度数中球镜分量的最基本的方法,目的是用最高度数的正镜片取得最好视力(MPMVA)。雾视过程就是通过在被检查者眼前加上一定度数的正镜片,使被检眼自动放松调节的过程。

雾视为什么可以放松调节?如图1-18所示,被检眼被合理雾视以后,形成的像就落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斑。如果被检眼再进一步调节的话,会使聚焦点离视网膜更远,视网膜上的弥散斑会更大,所感觉到的像会更模糊。因而为了获得比较清晰的像,被检眼不得不启动调节放松机制(图1-18)。

为什么要进行雾视?因为没有经过充分雾视的被检眼,视网膜的像(无调节时)可能落在视网膜的后面,但是经过调节作用,仍然能够获得清晰的视网膜像(正常视力),如果按照当时的验光结果处方,势必会导致远视矫正不足或者近视过矫的情况。

怎样的雾视才是合理的呢?一般合理的雾视水平是0.3~0.5,过度的雾视不仅不能放松调节,反而会因为模糊感而刺激产生张力性调节,有时甚至引起几个屈光度的调节。

(二)双色实验法

双色实验(Bichrometest)是主觉验光过程中验证球镜度数的常规步骤之一,主要用在雾视检查以后,对MPMVA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双色试验的原理是: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率不同,长波折射率低,短波折射率高。临床上使用红、绿两种背景的视力表,与中间波长的黄光相比,红光的折射率低,绿光的折射率高。假定对于一个完全矫正的眼球光学系统而言;黄光正好位于视网膜上的话,红光就应该成像于视网膜后而绿光则位于视网膜前,两者相差0.50D。一个刚好完全被矫正的眼,用红绿测试做检查时,被检眼所观察到的红绿视标的清晰度应是一样的,即:红绿同样清楚或同样模糊。如果红色清楚说明该眼还处于雾视状态,应该加-0.25D,而绿色清楚说明被检眼已经过矫,应该加+0.25D,直至达到同样的清晰度(图1-19)。

做红绿测试时应先看绿色视标再看红色视标,因为检查时如果先看红色视标,容易刺激调节,而先看绿色视标,调节会处于轻度的放松状态,不会刺激调节。

(三)交叉圆柱镜(JCC)法

JCC是在相互垂直的主子午线上有度数相同但符号相反的屈光力,一般为土0.25D。主子午线用红白点来表示,红点表示负柱镜轴的位置,白点表示正柱镜轴的位置,两轴之间为平光等同镜片,一般将交叉柱镜的手柄设计在平光度数的子午线上,且手柄与它们的轴成45°夹角,JCC的两条主子午线可以快速转换,交叉柱镜精确散光轴向和度数是利用了柱镜可以矢量相加的原理。

矫正散光轴向的原理:当负柱镜的轴与手柄成45°角时(位置2),交叉柱镜形成的等效度数是-0.25×45/+0.25×即+0.25/-0.50×45,当正柱镜的轴手柄成45°角时(位置1),等效度数是+0.25×45/-0.25×即+0.25/-0.50×。举例如下:一眼的初步验光度数为+1.00/-0.50×,则在位置2时,+1.00/-0.50×与+0.25/-0.50×45的合成度数是+0.49/-0.72×22.5,在位置1时,+1.00/-0.50×与+0.25/-0.50×的合成度数是+0.49/-0.72×.5。因此如果原矫正负柱镜的轴向完全正确,患者看两面时,应该感觉同样清晰或同样模糊;如果原矫正负柱镜的轴向不正确,应该是10°,则第一面的合成新柱镜的轴向更靠近10°,患者看第一面更清晰,矫正负柱镜的轴应向第一面时负柱镜的方向转动15°,然后重新转动JCC使得它与矫正负柱镜的轴成45°角,再重复上面的试验(图1-20)。

矫正散光度数的原理:交叉柱镜的轴与矫正柱镜的轴一致,因此当JCC的负轴和矫正柱镜的负轴一致时,等于增加-0.25D,JCC的正轴和矫正柱镜的负轴一致时,等于减少-0.25D(图1-21)。

在做JCC检查的过程中,应先查轴向再查度数,因为轴向的偏差会导致产生新的散光度数,进而影响后面散光度数的测量,而不正确的散光度数并不会改变原来的散光轴向。

在整个JCC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眼是处于去雾视的状态,当增加柱镜度数超过0.50D时,应改变球镜0.25D,其目的是让最小弥散圆始终落于视网膜之上。

二、综合验光的步骤

患者坐在检查椅子上;调整座椅高度,使眼位高度与验光师的眼位高度相等;将综合验光头放在患者眼前,其瞳距与患者的瞳距相同,使患者的双眼位于视孔中心;调整验光头水平调节旋钮,使验光头保持水平;旋转托额旋钮,调整患者眼距离;将患者起始验光度数加到验光头上;先测量右眼再测量左眼(图1-22)。

(二)具体步骤

1.将双眼去遮盖。

2.双眼同时雾视:雾视的标准度数是+0.75D,必须将视力雾视到0.5-0.8之间,如果视力低于0.5,表示雾视太大,患者对双眼均衡所需要的心理物理判断无法做出精确结论,从而放弃放松调节。

3.选择好单行视标,最好是好于上述步骤的一行。

4.用垂直棱镜分离双眼:在综合验光仪上加Risley棱镜,一眼加3BU(底朝上),一眼加3BD(底朝下),根据棱镜的光学特性,将一行视标分离成两行平行的视标,BU看到的是下面那一行,BD看到的是上面那一行,让患者比较两行的清晰度,如果不一样清晰,就在清楚的眼上加+0.25D或不清楚的眼上加-0.25D,直至同样清楚,如果不能一样清楚,则保留优势眼的清晰度。

5.双眼同时去雾视。

记录:记录每只眼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轴向。测量右眼、左眼和双眼的视力并记录。

例如:OD-1.50/-0.75×=1.2OS-2.00/-0.50×90=1.2

让患者配戴已检查好的度数,进行20min左右的试戴,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适当的调整,目的是使患者能获得清晰、舒适、持久的视力。

第三节主觉验光的其他相关方法

一、直接试镜法

又称插片法,是给患者戴上试戴镜架,遮盖一只眼看远视力情况,再决定患者眼前的镜片,该法精确度不高,专业验光配镜中心很少应用。

二、散光盘法

散光盘(图1-23)主要用于判断有无散光和测量度数及轴向,最常用的是钟表式和“T”形散光表。使用散光标前必须雾视,将Sturm光锥移到视网膜前,然后让患者看散光表,如果感觉各条子午线清晰度一致,则没有散光,如果清晰度不同,则有散光。雾视后如何确定散光的度数和轴向呢?假设一眼的主子午线分别在90°和°,如果是顺规散光,则散光的垂直子午线因屈光力强,所成的水平焦线离视网膜远,而散光的水平子午线因屈光力弱,所成的垂直焦线更靠近视网膜,因此患者觉得散光盘上的垂直线条更清晰。这时,将负柱镜的轴放在与最清晰线条垂直的方向即°的方向,开始以0.25D的速率增加负柱镜,目的是在保持垂直焦线不动的情况下,让水平焦线向视网膜的方向移动,最终出现在一个平面上,所有线条一样清楚。接着继续按球面屈光不正的方法完成去雾视的验光。

判断负柱镜轴向的简单记忆就是用最清晰的数字(从1~6中任意一个)乘以30就是负散光的轴向。再递加-0.25D至各向线条清晰度均一。

三、云雾法

适用于有远视而又不能做睫状肌麻痹验光的患者,方法是将高度的正球镜放在患者的眼前,使患者的调节放松,松弛睫状肌,然后由低到高逐渐增加负镜片达到最佳视力。

四、裂隙片法

裂隙片(图1-24)是一中央有裂隙的镜片,包括一组15mm长1mm、3mm或5mm宽的裂隙盘,可以用于检查散光的度数和轴向。小裂隙验光实际上是通过分离每条子午线来获得矫正度数,也是用来验出不规则散光的一种技巧。方法是将裂隙片放在眼前缓慢旋转,如果在任何方向视力都无变化,说明没有散光;如果在某一个位置视力清晰而与之垂直的方向不清晰,则存在散光,散光轴就是裂隙的方位,用球镜片矫正得出被检眼的散光度。例如裂隙在45°时视力0.6,加上+2.00D后视力1.0,裂隙在°时,视力0.2,加上-1.50D后视力1.0,则该眼的验光结果为+2.00×45/-1.50×,换算后是+2.00/-3.50×。

五、注视优势眼的判断

注视优势眼就是人们在被迫用一眼注视时所使用的那只眼。优势眼的判断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卡洞法、Worth四点法等。被检者可以向前伸直双臂,用双手做一个边长约5cm的小三角,双眼同时睁开通过这个三角注视前方的一个视标,交换的闭眼,当闭合一只眼后,仍然能通过三角看见视标,则未闭合的眼为主视眼。

六、验光中眼调节的控制

当视网膜上出现模糊斑时,必然会启动眼的调节系统,如果像聚焦在网膜前,则调节会放松,若像聚焦在网膜后,则会诱发调节的增加。所以在验光过程中必须控制调节以及调节的发生。控制调节的最常用方法就是雾视。

小瞳下控制调节的一般原则

1.眼的注视状态当融像存在时比打破融像时调节更容易放松,融像的存在必须要双眼同时注视视标,因此控制调节的方法之一就是双眼同时睁开注视视标时验光。

2.集合性调节集合和调节是联动的,因此降低集合或刺激发散都可以达到降低调节的效果,在眼前加底朝内的三棱镜可以刺激发散,起到降低调节的作用。

3.避免近感知性调节的发生调节在看近时能提供清晰的视力,当大脑感知物体在眼前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调节——近感知性调节。因此在综合验光结束后,为了避免综合验光仪所产生的近感知调节,仍需要进行试戴调整。

药物对调节的控制: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来较好的控制调节,如阿托品等,我们称为散瞳验光。对于睫状肌麻痹剂,我们要注意的是,首先瞳孔散大后改变了屈光的特性,增大了物理性球差,其次睫状肌麻痹验光的结果给我们提供了无调节下的屈光情况,但不一定是最好的矫正处方,需要结合主觉验光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