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四十五乙型病*性肝炎
乙型病*性肝炎,是感染乙型肝炎病*(HBV)后,以肝脏验证反应长期持续或反复活动为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其主要致病机制是HBV感染后,因机体免疫功能缺陷,不能清除HBV及其抗原而致HBV持续存在并继续复制。感染HBV后表现是多样的,包括无症状携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衰竭等。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45~天,平均90天。因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病*复制乃为治疗本病的关键。
1.艾炷灸
(1)夏韦江等将35例乙肝患者随机分成麦料灸13例,隔饼灸11例,对照组11例。取穴∶①月俞、脾俞、大椎、至阳、足三里;②期门、章门、中脘膻中、石子头(太渊上3寸)。以上2组穴位交替们用,麦粒灸每壮艾炷约1.5mg,每次每穴7壮;阳饼灸艾炷重2g,下衬附子饼和脱脂棉花,每次每方75壮。两法均隔日施治1次。对照组患者服用国盆草冲剂15~20g,1日3次。临床治疗观察3个月,治疗期间所有患者除服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外,其他药物均不用。结果显示艾灸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清GPT都明显下降,其中以麦粒灸与对照组的变化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夏韦江,陈汐平,顾惠民,等.艾灸治疗慢性乙型病*性肝炎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3~5)
(2)刘新萌采用刺血加艾灸治疗乙型肝炎,穴位取太阳、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大椎等穴,用三棱针点刺穴位上或穴位附近的静脉血管。视体质的
弱决定出血量,一般控制在每穴2~6ml,30天1次,与艾灸同期进行。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和方法。艾灸取大椎、至阳、肝俞、脾俞、膏肓俞、章门、期门,采用暖姜灸,艾炷如蚕豆大,每穴9壮,艾炷燃尽复易之,每日1次,7次1个疗程。隔1天后行下一疗程。所有病例均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3对半,并对症状和体征进行记录和统计,36例中,持续治疗2年者5例,21个月者3例,18个月者8例,15个月6例,12个月者9例,9个月以下者5例。35例患者经9至24个月治疗,痊愈7例,好转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刘新萌,肖伟.刺血加艾灸治疗乙型肝炎实例浅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4(3)∶34~35)
(3)张海蒙等化脓灸治疗乙型肝炎。治疗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1穴。治疗时在穴位上
用麦粒灸法,每穴7壮,每壮艾绒1.5mg,直接在穴位皮肤上点燃施灸,灸毕贴以灸疮膏,以后每日换膏药1次,在该穴上不再施灸。化脓一般需1.5个月,疮口愈合后再取对侧另一穴施灸,左右上下交替取穴,所以在整个疗程中,每穴仅灸1次,个月为1个疗程。灸疗期间药物使用同灸疗前进行灸疗前后的同体对照。灸疗结束后,各项指标均得到好转,甚至优于灸疗前。其中谷丙转氨酶变化最明显,在灸疗前、中、后的3项比较中,均P0.01,显示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谷草转氨酶亦有变化,在3项比较中,均P0.05,显示出有显著性差异。(张海蒙,陈建杰,刘立公,等.化脓灸治疗乙型用肝炎的初步探讨.上海针灸杂志,,19(4);14~15)4)彭长林灸药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益肝灵口服治疗,每次2片,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炷灸肝俞、胆俞、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1壮。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经治疗,肝功能变化和乙肝病*学检测,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彭长林.灸药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27)
(5)闻后均等应用茵虎汤配合灸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茵虎汤ml,每日3次,疗程60天。茵虎汤主要成分为茵陈、虎杖、石见穿、板蓝根、半枝莲、白术、茯苓、丹参、赤芍、佛手10味中药;另配合灸法,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第1次治疗时,做艾炷5壮,每壮1.5mg,直接点燃施灸。灸毕敷以化脓膏,以后每日换化脓膏1次。化脓膏由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自制而成。经治疗患者肝功能有明显改善。(闻后均,程井*.虎汤联合灸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例.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3(4)∶~)
(6)赵建新化脓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某,女,40岁,患乙肝10年,肝区坠胀疼痛,院闷纳呆,恶心,神疲乏力,近3个月来加重。患者面色黧黑,很周黑晕,目睛不*,腹胀胁痛,腰膝酸软,便溏,舌质黯红,苔白腻,脉细涩无力。检查∶肝肋下2cm,质偏硬,有轻触痛,脾肋下5cm。谷丙转氨酶球单位,麝香草酚浊度16单位,白蛋白40g/L,球蛋白25g/L,A/G=1.6∶1,HBsAg阳性。证属血瘀气滞,脾虚湿盛。取肝俞、膈俞、足三里作化脓灸,每穴用中艾炷连灸7壮。灸疮痊愈后,患者除肿大的肝脾未能完全回缩外,症状明显减轻,复查
实验室指标均转正常。(赵建新.化脓灸临床应用举隅.河北中医药学报,,12(3)∶35~36)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0.单纯性肥胖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1.糖尿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2.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3.肝硬化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4.脂肪肝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5.*疸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