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贝齿 [复制链接]

1#
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味咸,性平。入肝、心经。

镇惊安神,平肝明目。主小儿高热抽搐;头晕目眩;惊悸心烦;失眠多梦;目赤肿痛;热*目翳。

心若浮躁,当安心向下

有个小孩子发烧过后留下个后遗症,晚上睡觉时,经常手脚情不自禁地抖动,有时还怪叫,家里人以为得了什么怪病。

老爷爷说,这是心肝郁热未清,热扰神明所致。

娃子的母亲说,这孩子自从高烧过后,一直都喊烦热,惊慌不安。

老爷爷说,这是心经还有余热,肝阳又上扰,这时必须要找一味药,能平肝潜阳,又能镇惊安神的,最好还可以清心肝余热。

小指月说,以前我们学了珍珠母,不正是可以的吗?

老爷爷说,当然可以了,还有一味紫贝齿,也是儿科常用药,它跟珍珠母功用基本一致。所以用这两味药打成粉,冲服即可。

这小孩子吃了几天后,心中烦热得清,晚上睡觉就不惊扰了。

老爷爷说,真人之心,若珠在渊,常人之心,若瓢在水。当碰到心浮气躁,为热邪所扰的病人时,你就要用到一些质地重,能下沉镇静镇定之品,比如这些贝类药,它善于沉入水底,虽然周围水波四扰,但它仍然可以安住不动,故用之效果良。

小指月说,心若浮躁,当安心向下,质重之品,能令人心安气沉。

老爷爷说,这些矿石类药容易伤胃,所以一般不能久服,剂量也不要太大。同时用时可以加一些健脾胃之品,比如神曲,麦芽,或山药,固护住胃气,更能充分发挥出药力。

更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点击查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2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牛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鸡血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王不留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月季花、凌霄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土鳖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马钱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自然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苏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骨碎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血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儿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刘寄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三棱、莪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水蛭、虻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斑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穿山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半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天南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附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芥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皂荚、皂角刺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旋覆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猫爪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竹茹(竹沥、天竺*)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前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桔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胖大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藻、昆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药子(*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蛤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浮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瓦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礞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苦杏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苏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百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款冬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枇杷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白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葶苈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矮地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罗汉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满山红、胡颓子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朱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磁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龙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琥珀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酸枣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柏子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灵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缬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首乌藤(夜交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合欢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远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决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珍珠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牡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