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创作不易,侵权必究
01导言
若干年前的一次矿难,三个孩子成了孤儿。
他们被矿上的劳模程端阳收养,一起读书,一起生活,一起长大,情同手足。
若干年后,三兄妹长大了。
大师兄林满江,成了中福集团的掌门人。
师弟齐本安,进入中福集团管理层;师妹石红杏,成了京州中福一把手。
有好事者,称之为“林家铺子”。
这段情节取自于热播剧《突围》,作为《人民的名义》第二部,剧中的人物,身世个性都更为复杂。
其中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志忠饰演的林满江。
他曾经拒绝组织上奖励的万,却一把贪掉了10个亿
他和齐本安石红杏情同手足,却公开排挤师弟,逼死师妹
他身患绝症,却超负荷工作,伪造体检报告,瞒着所有人
生命最后,他最信任的,不是老婆儿子,却是个大奸之人
林满江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
身为中福集团董事长兼*组书记,副部级干部,省长的热门人选,未来前途无限。
为什么要联手外人做局,套走集团40多亿,让自己热衷的*治生涯蒙黑?
就算患病需要钱,可作为骨癌晚期患者,明知自己活不了太久,要那么多钱何用?
而贪掉的10个亿,也随着他的死下落不明,这笔钱又去了哪里?
林满江身上,实在有太多的“谜”了。
02被抛弃的童年
齐本安说:林满江这个人,对他的工人家庭没有什么感情,他追求的是领导者的优越感--《突围》
心理学有句话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拖着长长的尾巴。
所以,想要了解一个人,要从了解他的成长史开始。
电视剧开篇,林满江介绍了中福集团的历史:
80年前,集团在上海摩斯路号,一个不起眼的小铺子,以5根金条起家。
当年的创始人朱昌平,以5根金条起家,创办上海福记,为我*筹措经费和战争物资;这就是中福集团的前身。
朱昌平是林满江的亲外公;而中福集团的第一任董事长,是林满江的舅舅朱道奇。
如果你以为林满江是作为红三代,躺在前人光芒下,顺理成章地接任中福集团董事长,那就错了;事实上,他的成功之路异常艰难。
朱昌平夫妇育有一儿一女,在战火纷乱的年代,他们不得已做了选择:留下儿子朱道奇,送走了女儿朱多鱼。
革命成功后,已是汉东省副省长的朱昌平,终于找到了女儿。
那时,朱多鱼是一名普通的纺织女工,嫁给了煤矿工人林强柱,生了儿子林满江。
5岁的林满江,第一次见到外公外婆,是在一幢法式小洋楼里。
他好奇地拿起电话,却被外婆数落了,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自卑和委屈。
他不理解,为什么舅舅一家,可以住在高级洋楼,过着富裕生活;而自己一家,只能窝在矿工新村,全部家当加起来不足块。
矿难之后,成了孤儿的林满江,并没有回到他的红色家庭,而是被师傅程端阳收养,继续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
17岁那年,他想去香港发展,那是他第一次开口求外公,却被有原则的朱昌平一口回绝了。
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林满江感觉不公,他觉得自己只是个外人,与母亲一样,都是被抛弃的孩子。
从那时起,林满江就立志要出人头地,他要把失去的一切抢回来,他要证明自己值得被尊重。
而外公朱昌平就成了他超越的目标。
这种情感,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被称为“俄底浦斯情结”,即男孩会因为保护母亲,而效仿和对抗父亲。
这里的父亲,指的是并非真实的父亲,而是理想中的“父性形象”。
对于林满江来说,这个形象就是外公朱昌平;超越了他,才能证明自己。
03一生只为超越
失去知觉前,他想起了一句话: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突围》原著
成年后的林满江,进了京州机械厂,成了一名工人。
对于这个身份,他显然是不甘心的,所以他努力读书,拼命工作,成了矿上第一个考进京州矿业学院的青工,一心想往上走。
而就是此时,他发现自己的省劳模名额,被*委书记的儿子取代了。
换成一般人,要么生气发火,要么忍气吞生,认命算了。
林满江是个例外,他拿着三棱刮刀,要去找*委书记拼命;师傅程端阳拦下了他,把自己的劳模名额换给了他,救了他一命。
这个劳模称号,也成了林满江仕途的开始。
对于林满江的举动,齐本安想不通:他以为大师兄只是做样子,“劳模”而已,犯得上杀人吗?
这只能说明,他不是林满江。
林满江奉行的是“丛林法则”,说白了就是弱肉强食;他一直用恩格斯的话激励自己:恶,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他不会放弃眼前的任何机会,“劳模”是他成功路上的关键棋子,他要借此成为强者,即使做“恶人”,也要完成他的超越之路。
对权力的极度渴望,让他青云直上,成了中福集团总揽大权的一把手。
他的目标,是汉东省省长,这样就能超越外公的副职。
没想到,意外出现了。
可以想象,踌躇满志的林满江,得知自己身患骨癌,活不了几年时,内心有多绝望。
他还有目标没有完成,他不能死。
他需要钱来维持生命,而且需要很多钱,他想到了傅长明。
傅长明,是个表面上打着佛家旗号,暗地里干着不法勾当的商人。
他之所以选中傅长明,是因为这个人胆大心细,而且极重义气,从不欠钱,也从不食言。
患病的4年,他靠着高价的干扰素和进口药维持着生命;为方便他到香港看病,傅长明还专门买了架私人飞机。
在两人的共同策划下,长明集团价值15亿的煤矿被中福集团以47亿收购,傅长明一把就送出了10个亿。
可问题是:林满江作为集团高管,是分得清轻重的;即使再想活命,也犯不上为钱断送一生。
更何况,他虽然嗜权如命,却没那么爱财。
是什么让他铤而走险呢?
04落子无悔
张继英说:林满江机关算尽,但漏算了一步,他寄予厚望的儿子林小伟选择了做朱昌平---《突围》原著
小时候的经历,让林满江耿耿于怀,他始终认为,是外公的红色家族抛弃了他和母亲,才导致了他们生活清苦,导致父母早逝,自己成了孤儿。
他从小到大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改变命运。
他想在生命结束之前,为孩子留下一份家业,再不要经历他的痛苦;这才是他扶植傅长明,大肆揽财的最大原因。
更何况,他骨子里就认为,中福集团原本就是他家的,他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亲家吕德光看得很清楚,他曾私下劝过林满江,别太溺爱老婆孩子,免得将来宠成了废人。
而林满江回答:我们付出一切,不就是为了家人吗?
他也曾不只一次地对儿子说:男人,要有责任感。
林满江为了所谓的责任,一直在为妻子和儿子铺路,甚至不惜付出名誉、地位和生命。
最后阶段,他把儿子的未来托付给了傅长明。
他让傅长明把责任都推给自己,这样就能少判几年,交换的代价是:将早已洗白的10亿信托基金,转给林小伟。
林满江到死都认为,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与无情无义的外公和舅舅相比,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只可惜,儿子林小伟并不这样想。
林小伟很崇拜朱昌平,觉得他能够把自己的股份捐出去,是个有道德的人。
林满江告诉他:如果你出生在贫苦家庭,可能就不会有单独的纯粹。
而林小伟反驳说:任何时代都需要精神的力量。
在林满江眼里,林小伟太天真,让他很不放心。
书中有段描述:得知自己只有3个月生命时,林满江在飞机上做了个梦,他梦见儿子要去个遥远的地方,似乎是非洲。
他忽然有种生离死别的感觉,悲从中来,伸手去抓儿子的胳膊,却抓了个空……
这段描述,暗示着林小伟和父亲,不是一路人。
林满江去世后,林小伟表示如果自己早知道,会劝父亲去自首;对于下落不明的10个亿,他表示1分钱都不会要,会全部交给国家。
如果林满江在天有灵,看到苦心经营终成泡影,还会如他所说的:落子无悔吗?
05尾声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可悲的是,林满江用尽一生,也没能治愈童年。
他为争一口气活着,不惜动用三角刮刀,赔上性命,也要证明自己;可到头来,他没能超越外公,还丢掉了奋斗半辈子的名声。
他为改变命运活着,不惜拉帮结伙,贪污腐败,也要为妻儿留下安身钱;可到头来,儿子不仅不领他的情,10个亿也打了水漂。
该怎么评价这个人呢?
他对家人很专情,不嗜酒,不好*,不找情人,所有家产都留给了老婆孩子;
可另一方面,他把一片痴心的师妹,当成洗脱罪行的“白手套”,逼得她跳湖自杀。
这是有情还是无情呢?
大结局中,林满江留下遗嘱,希望死后埋于京州矿工陵墓,紧挨着父母。
他一生争强好胜,为权力财富拼尽生命,可到了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归清贫。
或许,那才是他最安心的归属吧。
《突围》活色生香的悲情女人:别吐槽闫妮了,我们都误解了石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