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足太阴脾经经穴。
商,五音之金音也。金,于时为秋,于色为白,于六气为阳明;丘,丘陵。内踝隆起如丘,穴在前下方,故名。
该穴位处骨隆起处,犹如丘陵,属足太阴脾经之经金,金在五音中为“商”,为土能生金、金气已聚之意,该穴为脾经五输穴中的第四个穴位,五行属金,谓经气至此积聚如丘。故名商丘。可与隐白、太白等穴互参。
在踝区,内踝前下方,舟骨粗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凹陷中。
皮肤→皮下组织→内侧(三角)韧带→胫骨内踝。浅层布有隐神经,大隐静脉。深层有内踝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即是。
本穴能健脾化湿,肃降肺气。善治腹胀,便秘,泄泻,肠鸣,舌本强痛,足踝痛,痔疾。现多用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腓肠肌痉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商丘次,用于治疗踝部疼痛。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可用于治疗肠鸣泄泻、便秘。
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2毫升,可用于治疗黄疸、小儿惊风。
从跖趾关节向足尖方向刮拭3~5分钟,隔天1次,可用于治疗痢疾、癫狂。
①配气海、足三里,治疗腹胀肠鸣。
②配三阴交,治疗脾虚便秘。
③配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为治疗急、慢性肠炎的有效良方。
④配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有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效,治下肢痿痹、膝髌肿痛。
⑤配阴陵泉、曲泉、阴谷,治腹部胀满不得息。
本穴为足太阴之脉所行之经穴,有严肃凛冽之气,禀肃杀刚毅之性。具健脾利湿、解痉镇痛、开窍醒神之功。用治脾虚、肠鸣、心悲、太息、寒疟、黄疸等属阴柔濡滞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