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人: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正高级教师孙秀平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高级教师赵慧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李青霞
年高考北京数学试卷整体上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北京市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情特点,知识内容覆盖全面,突出主干;情境问题设计多样,指向数学素养。相比去年,在试卷结构上保持一致,依然是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每一部分题型的难度预设基本符合从易到难的分布;在考查内容上基本保持一致,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在试题的表述形式上,简洁、规范,图文准确并相互匹配,呈现方式及作答方式坚持多样化,延续了北京数学试卷“大气、平和”的特点。命题的总体稳定,有利于考生稳定心态,正常发挥,考出真实水平。
1.创新问题情境,坚持素养导向
相比去年,在试题的情境和设问上,适度变化,强调数学素养的发展。如:第(16)题依然是解三角形问题,但是结构良好,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考查回归基础,突出考查数学运算素养;第(17)题依然是立体几何问题,证明线面平行以及求线面角的设问也很熟悉,但是第二问的结构不良,需要在给出的两个条件中选出一个作为已知,以确定侧面的形状,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第(9)题以正三棱锥为载体,以集合语言描述题目的条件,涉及的计算并不复杂,突出考查直观想象素养;第(15)题研究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新数列,容易判断其前项和是单调递增的正数数列,再由条件,可以得出,进而直观判断出结论①③④正确,当然结论④的说理运用反证法更为有力,突出考查逻辑推理素养;第(6)题研究公差不为0的无穷等差数列,理解“存在正整数,当时,”的数学含义,才能正确作答,突出考查数学抽象素养;再如:第(7)题以北京冬奥会上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背景,第(18)题以校运会铅球比赛为背景,情境紧贴现实热点和学生生活,突出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注重基础知识,考查数学本质
试题重视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点考查主干知识与核心概念。如选择题的前5道题和填空题前3道题,涉及内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考查了集合、复数、直线与圆、函数概念、三角函数性质、函数定义域、双曲线的性质等内容。这些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单一,试题情境和设问比较熟悉,考查的也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较为容易。再如第(16)题的解三角形问题、第(19)题的直线与椭圆综合问题等,考查的均是主干知识与常规方法。
试题在体现知识考查的全面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