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华为和徕卡达成合作,一阵「德味」风吹到了手机圈。
刚刚过去的年,vivo又牵手蔡司,可谓「蓝上加蓝」。
于是有人大胆猜测,剩下的几家手机大厂肯定也会找来老牌相机品牌联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不,新的合作已经到来。
3月8日下午,一加手机召开影像发布会,正式官宣与哈苏的战略合作,为期三年。
同时一加还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10亿元用于提升手机影像能力。
在前段时间的采访中,CEO刘作虎更是放出了狠话,今年做到手机领域影像第一。
继屏幕之后,一加又一次下血本了。
你可能会问,哈苏是什么?
相比徕卡和蔡司,哈苏的知名度可能不是太高,但你一定听过这句话:
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这是首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名言。哈苏,则是「人类的一大步」的见证者。登月任务中,几乎所有照片都是用改良过的哈苏相机拍摄的。
那么问题来了,与哈苏的合作,到底能为一加带来什么?
官方把两者的合作成果称为「一加|哈苏手机影像系统」,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哈苏自然色彩解决方案(HNCS)。
HNCS有两大明显的优势。
一是,无论拍摄对象是什么,都能呈现准确、真实的色彩。
配合一加9系列的12bitRAW色彩捕捉能力,实际效果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第二,是简单。按下快门就是一张好照片,这正好符合手机「随手拍」的使用需求。
不过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色彩其实是比较难感知的要素,那有没有功能性较强的提升呢?
据介绍,一加手机将加入全新的哈苏专业模式。
但从官方公布的截图来看,能设置的依然是那些常见参数:ISO、色温、快门、曝光、对焦等。
特别提到的峰值对焦,其实也早有手机支持。
能明显体现哈苏元素的,似乎只有快门声音和全新水印。
所以总的来看,重心还是落在了一加与哈苏联合调校的色彩表现上。
除了哈苏,还有四大黑科技
除了宣布与哈苏的合作,这次沟通会还展示了一些实验室成果,也就是「秀肌肉」环节。
虽然超广角已经成为标配,但它依然无法满足全景拍摄的需求。就算是全景拍摄,畸变和合成痕迹,也是个大问题。
在主流超广角镜头在°左右的情况下,一加研发了一种超宽幅矩阵相机,视角可达%,轻松hold主各种大场面。
超宽幅矩阵相机由两颗广角摄像头和三棱镜构成。只需按下快门,两颗镜头就会合成一张超宽幅全景照片。
这个原理,很像睁开一只眼睛,和睁开两只眼睛的区别,后者是不是范围更大呢?
有了这项功能,边按快门边转身方法,可以砍掉了。
不过,两颗高质量的广角镜头,以及非常考验工艺的超高装配精度,都是money啊...
但这还不够,一加还在研究人眼仿生对焦功能,主要用于前置镜头。
据说它的对焦速度比音圈马达快5~10倍,而且还能降低功耗、缩小开孔大小。
速度提升后,即可实现一次快门,对多个点进行对焦,保证主体、背景都清晰。
不过,超宽幅矩阵相机、人眼仿生对焦,都还是实验室里的技术。一加9系列,还得看下面这两项,首先是自由曲面镜头。
超广角镜头在拥有超大取景范围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边缘畸变效果。
笔直的柱子,拍出来却是弯的,你说奇怪不奇怪?
说好的姐妹合照,结果只有C位的面部正常,站在旁边的全都变成大饼脸,你说心机不心机?
(来源:Google/MIT)
虽然大多数手机都会加持防畸变算法,但这样会造成视角损失,边缘的画质也会降低。
硬件带来的大视角,软件层面又给算了回去,未免也太亏了。
不行。
有了自由曲面镜头,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它可以将超广角畸变率从10~20%,降低到1%,几乎可以忽略。
具体表现,看下图:
最后,影像升级还有一个不可避开的硬件——影像传感器,也就是常说的「底」。
一加9将采用全新的IMX,是一加有史以来最贵的定制传感器。
IMX拥有更精密的传感器电路设计、更高的数据吞吐量。体现在参数上,就是4K
fps录像和12bit色深。作为对比,目前大多旗舰只支持最高4K
60fps和10bit。另外,IMX还拥有原生16:11画幅,相当于在4:3的拍照和16:9的录像中,找了个中间值,兼顾两个场景。
至于传感器的尺寸,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考虑到一加8Pro的IMX已经达到1/1.4英寸,IMX肯定还会进一步提高。
从本次发布会的内容来看,一加确实走上了死磕影像的道路。
硬件与技术,有10亿元兜底保障;成像风格与品牌宣传,则有哈苏这个好帮手。
不过,影像是每家厂商的重点方向。你努力,大家都在努力,说不定别人的基础还比你强。
所以,这些投入能否让一加做到手机领域影像第一,还有待观察。
最后还有一个彩蛋。
沟通会结束后,一加的影像宣传片首度公布了一加9系列的背部设计。
与之前的小道消息基本一致,这会是你的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