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巴戟天
TUhjnbcbe - 2020/12/12 11:38:00

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巴戟天治嗜酒脚软

《本草求真》记载,凡腰膝疼痛,风气脚气水肿等症,服巴戟天最为有益。

一商人,经常晚上喝酒应酬,刚开始他自己都很喜欢饮酒,后来看到酒都不想喝了,身体都在排斥。

老爷爷说,这是身体在自救,当你身体都在排斥酒时,已经说明肝肾功能告急,负担不起,排泄不利。

这商人开始脚软腰酸,早上起来腿部还肿胀,要活动好久,才能缓解。

老爷爷说,指月啊,这腰酸脚软腿肿是怎么回事?

小指月说,肾主腰脚,肾又主水,所以下焦腰脚酸软,乃肾虚之故,加上肿胀不利索,乃肾排浊推陈功能减退,必定是因为酒*伤肾所致。

老爷爷点点头说,行,那就用巴戟天,强壮肾阳,坚固腰脚,配合大*排肾*,推陈方能出新。

原来古籍已有记载,巴戟天得大*,治饮酒人脚软。有巴戟天深达肾部清阳,大*能降泄胱肠浊阴,一升一降,符合物理推陈出新之道。

这商人就开始戒酒,再服用这巴戟天跟大*配制的药丸子,连服半个月,腿脚酸软乏力消失,早晨起来不再肿胀。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草衍义》记载,人有嗜酒,日须五七杯,后患脚气甚危,或教以巴戟天半两,糯米同炒,米微转色,不用米。大*一两,锉,炒,同为末,熟蜜为丸,温水服五七十丸,仍禁酒,遂愈。

半天神丹治发癫

老爷爷拿出一本《辨证录》。

指月说,这不是陈士铎的得意之作吗?

老先生说,没错,临床时你会碰到很多怪病,这《辨证录》上有很多能够开启你思维的经验,可以借鉴。

有个发癫的病人,经常口中喃喃自语,都不知道他念什么,有时跑在大街上唱歌,有时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哭泣,整天不是吐痰就是流鼻涕。

家里人四处求医,都治了好多年,屡治乏效,对治疗渐渐失去信心,便听其自然。

老爷爷说,可以试试,用半天神丹。

小指月说,爷爷,什么是半天神丹,方剂书上没听说过啊。

老爷爷说,就是半夏配合巴戟天来治疗发癫。

小指月说,这两味药治疗发癫很少听说过啊。

老爷爷说,你看发癫属于怪病,怪病多由什么引起?

小指月说,怪病多由痰作祟啊。

老爷爷说,所以半夏乃燥湿化痰之总药,阳明胃中痰涎下行,则口鼻痰涎不上溢。

小指月说,那为什么用巴戟天。

老爷爷说,你看很多发癫抽搐,或者脑中晕沉的病人,在现代医学看是脑中缺氧,异常放电所致,而在中医看来是脑袋阳气不够,为什么脑袋阳气会不够?因为脑部清阳之处为浊阴痰浊所阻,这样阳气升不上来,脑袋就会晕沉,严重的就会失控。

小指月说,那这疾病的机理跟老年人帕金森症痴呆相似。

老爷爷笑笑说,你懂得这样联想,那么半天神丹的临床用途就更广了。

这样服用三剂药后,居然发癫大减,服用十剂药后,很少再发癫了,口中偶尔还有点痰,然后老爷爷再给他服用十剂药,口中不流痰涎,然居然恢复正常。

再次可见发癫怪病,就一团痰浊阻窍,导致清阳不上脑,浊阴不下降。升降紊乱,脑袋失控所致,一旦通过巴戟天,直接壮督达巅,令阳气上朝,半夏化痰降逆,使头面痰浊下放,清升浊降,疾病转好。故有神丹之名。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辩证录》曰,治发癫久而不效,口中喃喃不已,时而忽忽不知,时而叫骂,时而歌唱,吐痰如蜓蛐之涎。用半天神丹,巴戟天三两,半夏三钱,水煎服,一剂即止癫,十剂不再发。

巴戟天拾珍

《罗氏会约医镜》记载,夜梦*交,重用巴戟天,余用清心宁神之品。

指月按:夜梦*交乃阳虚阴盛所致,巴戟天直接壮肾中阳,驱逐腰肾阴寒,如同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所以重用巴戟天,可以迅速令阳气上达,则阴寒之气不敢靠近,配合清心宁身之品,以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若浮躁,则精关易动摇,心若清宁,则精关安静。

更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点击查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2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牛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鸡血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王不留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月季花、凌霄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土鳖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马钱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自然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苏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骨碎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血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儿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刘寄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三棱、莪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水蛭、虻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斑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穿山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半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天南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附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芥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皂荚、皂角刺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旋覆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猫爪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竹茹(竹沥、天竺*)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前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桔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胖大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藻、昆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药子(*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蛤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浮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瓦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礞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苦杏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苏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百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款冬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枇杷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白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葶苈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矮地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罗汉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满山红、胡颓子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朱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磁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龙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琥珀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酸枣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柏子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灵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缬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首乌藤(夜交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合欢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远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决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珍珠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牡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贝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代赭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刺蒺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罗布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生铁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羚羊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珍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钩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天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地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全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蜈蚣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僵蚕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麝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冰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苏合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菖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人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西洋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太子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芪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山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扁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甘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大枣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刺五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绞股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红景天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沙棘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饴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蜂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河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淫羊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巴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