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调脾散
苍术(米泔浸1宿,冬浸2宿,锉,焙干,炒赤色,秤)8两,厚朴(去皮,姜汁炒)5两,甘草(炙)1两。
上为细末。
脾胃少有不和。
每服2钱,用烧盐汤点7分盏服。或用水1盏,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7分,食前服,或作锉散。可常服。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
《急救仙方》卷六:调脾散
三棱1两,莪术1两,麦芽半两,胡椒2钱,缩砂3钱,川芎2钱,茴香2钱,甘草3钱,青皮3钱,陈皮3钱。
上为末。
顺经调气。主妇人肺经有病,热气上冲,经气行时,血反上行而吐者。
米饮调下。
《急救仙方》卷六
《幼科直言》卷四:调脾散
炒白术、炒白芍、白茯苓、陈皮、甘草、木香、砂仁、官桂、麦芽。
温脾胃。主小儿虚寒作泻,或伤冷乳即作渴,泻青白色,或腹痛,或兼吐乳食。
加生姜1片,大枣1个,水煎服。
《幼科直言》卷四
《种痘新书》卷三:调脾散
白术7钱,茯苓7钱,白芍5钱,神曲5钱,炙草3钱,香附3钱,厚朴3钱,木香3钱,砂仁5钱,莲子5钱,诃子肉5钱,苡仁5钱,楂肉5钱,豆蔻(去净油)5钱,陈皮4钱。
共为细末。
健脾消积,制肝行气。主小儿痘疮虚寒泄泻,粪清白而无声,小便清白,泻时滑溜而不自知,或溏泄者。
米清汤送下。
虚甚者,加人参。
《种痘新书》卷三
《幼科指掌》卷三:调脾散
白术、白茯苓、陈皮、防风、木通、荆芥穗、甘草稍、当归、川芎、怀生地、*芩、连翘。
上为细末。
小儿胎*热在胸膛,啼声引努力气,伤人根本,脐突虚肿,按之有声,软而不痛者。
每用以半匙乳汁和饮少许。
《幼科指掌》卷三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网友添加和整理,仅供学习和参考。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公号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山河中医网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我们将会做的更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