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期向友友们分享一篇来自魔友周年视差投稿的文章:
我与DNF
不知魔友们看到这个标题之后有何感想?谈到我与DNF的故事,既有欢乐,也有悲伤,甚至是恼怒。
我第一次听说DNF这个词是在18年底,我刚入魔一个月。那天我把我的DCTimer的观察给开了,然后观察一不小心超过了十七秒。就发现屏幕上写着一个大大的DNF。
这是啥?我赶紧去WCA规则里面看了看。原来那是未完成的意思。
我知道了这个规则之后,就经常会在我们班里的魔友未完成还原的时候大喊一声:“你DNF了!”也不知怎的,DNF这个词就开始在我们班里流行了起来。就比如我们有次足球考试,内容是带球绕雪糕筒。有个同学因为碰倒了雪糕筒而失去了成绩,我去安慰他,然后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对我说了句他DNF了。这让我很震惊,他一个完全不懂魔方的居然也知道了DNF这个词。这也许就是魔方的魅力吧。
很快,我们学校的校内魔方赛就开始了。三阶是我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我当时还是个小白,完全不理解那些八九秒的大神是怎么做到那么快的,他们在我眼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初赛第一轮就有一个九秒的大佬DNF了,这让我打了个寒颤,连这么强水平的大佬都能DNF,那我岂不是不用玩了?果然,我三阶初赛的第一把就+2了,这严重影响到了我的心态。第四把时,我再次+2,但魔方被我拍表后摔倒了地上。我本能的捡起我的魔方,但却忽略了裁判记录前选手不能碰魔方这条规则。于是,我赛场上的第一个DNF出现了。我带着三阶平均50的成绩铩羽而归。
校内赛失利的我决定向那些大佬请教,这时我才知道了CFOP这种方法。我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学会了F,但是时间果然就如站长所说的会变慢。但时间慢的同时,我做的手法也连贯了,DNF的次数也变少了。
一个月后,我已经能用CFOP进35秒了,我也经常把魔方带到学校去,或是自己练习,或是借给同学玩。有一个星期六,我同桌让我复原一个给他看。当我触碰手机屏幕停止计时时,魔方还有大概15°没被还原,这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停表,连+2都算不上的停表,我却听到我同桌喊了一声“DNF了!”那一瞬间,我一脸茫然,我便给他科普了这很正常,这不算DNF。我以为他听进去了。可是,不曾想,在这之后,越来越多同学在我还原后喊出“DNF”这个词。我有些恼怒,无奈地甩下了一句“这没有DNF”,便走开了。
那之后的一个月,我再没有把魔方带去学校,我认为同学是在嘲讽我。可是当我明白他们只是同学之间调侃一下时,我似乎又有点愧疚。于是一个月后,课室里那个静静地玩魔方的身影又回来了。
暑假很快就到了,我报名的深圳十年赛如期而至。三阶初赛——那个我曾经跌倒过的地方又即将出现我的足迹。人生如戏,每当大幕拉开,总会有令你意想不到的场景。三阶初赛,我第一把CFO发挥极好,轮到P了,是个逆时针三棱换——M流公式。正当我拍表时,我的最后一个M’没有做到位,我竟然出现了一个中层DNF!
我告诉自己,冷静,还有四把。第四把时,我同样还原得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相对于我平常练习,本人萌新大佬勿喷)。可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DNF的路不止一条。PLL时,我的色弱加上场地的灯光让我把绿和橙混淆了。结果可想而知,我用了另一种方式得到了一个DNF。
也许是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我的下个项目是二阶,我对我的“硬件”和“软件”都进行了升级。我换了一个贴纸魔方(对色弱来说更友好),也增加了我预判的准确性。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刷到了一个单次2.54s(对于自己来说很好)的成绩。
有时,挫折也是成功的铺垫。就像我深圳十年赛上一样,没有三阶的两D,哪来的二阶2.54?我的魔方之路没有尽头,但我希望我的DNF之路可以告一段落。如果今后还会有DNF,或者说还会有同学说我DNF,那我也会一笑了之。
写在最后:
有好多新人友友不知道什么是DNF,这边给大家再科普一下。
DNF,是魔方比赛的专业用语,DNF的常规情况有:
1、还原魔方之前观察时间超过17秒(15秒到17秒则成绩加罚2秒)。
2、按下计时器时魔方处于未能还原的状态。
3、魔方复原者无法在自己满意的时间内完成魔方而弃权。
本期的推文话题是:你第一次DNF是什么时候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裕鑫魔方购买方式
请看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