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不同三棱素抗血瘀的药物组合优化研究
TUhjnbcbe - 2021/9/14 22:39:00
彭洋出诊时间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9/9249059.html

来源TMRPublishingGroup

作者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编辑部

研究亮点

两个新的环肽化合物三棱素B和三棱素C被发现具有抗血瘀作用。本研究基于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和网络药理学,首次提出一种用以准确有效地预测药物组合的综合模式。

研究背景

血瘀症(BSS)是中医最重要的病理状态之一。近来,BSS与微循环障碍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由血瘀引起的血栓闭塞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因此,从抗凝的角度改善BSS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三棱有九百年的药用历史,最早用于治疗血瘀。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从三棱中分离出三棱素A(SA)、三棱素B(SB)、三棱素C(SC)如图一。据报道,SA能改善血液状况。然而,SB和SC的药理作用尚不清楚。因此,为开发新的临床应用药物,探索SB和SC的作用势在必行。血栓的形成涉及复杂的靶点,一个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特征的处方可能比单一药物和单一靶点更能有效地缓解BSS。

本研究旨在利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小鼠血瘀模型,探讨SA、SB和SC的药效。由于SA、SA和SC缓解BSS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故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了三棱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关键靶点。

研究方法

造模:除了对照组,其余组的小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毫升/千克)。2h后,小鼠在冰冷的水中(0℃)浸泡分钟,然后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2h后重复这些步骤。通过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测定血液粘度,判断模型构建是否成功。

单一因素实验:雌性昆明小鼠按照随机分组分为9组,每组8只小鼠。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0.1%羧甲基纤维素钠(0.1毫升/10克)。据报道,用作阳性药物的SA已知可以改善血瘀状态。SA组是临床药物的6倍。SB组和SC组按不同剂量组给药,分别为临床剂量的2、4和8倍。临床用药一次60μg/kg。每天一次,持续七天。给药第6天,按照上述方法建立急性BSS模型(图2)。第7天给药后2小时,注射戊巴比妥钠(毫克/千克)麻醉小鼠。在离心管中取血,离心10分钟(4℃,×g),取上层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栓素B2(TXB2)、纤维蛋白原(FIB)、组织纤维酶原抑制剂1(PAI1)和机体内皮素(ET1)浓度。待小鼠处死后,采集胸腺、脾脏和肝脏,记录器官重量,记录胸腺指数(TI)、脾脏指数(SI)、肝脏指数(HI)和小鼠体重(g)。

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根据单一因素实验的结果,设计了三个因素五水平的正交实验,共计16组。每组8只小鼠,每天一次,持续7天。第6天按上述建模方法建立BSS模型,第7天处死小鼠检测TI、SI、HI、TXB2、ET-1、PAI-1、FIB。

网络药理学:(1)SA,SB和SC治疗血瘀证的潜在作用靶点预测: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同三棱素抗血瘀的药物组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