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腮腺炎穴相当于传统腧穴照海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内踝下一寸。正坐垂足。在足内踝正下缘凹陷中约当内踝下寸处取之(图6-8)。具有通经化瘀、清热解*的作用。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痛。取健侧腮腺炎穴或两侧腮腺炎穴常规消*后,用三棱针速刺2分,然后用力挤出鲜血6~8滴,再用干棉球压迫针眼片刻即可,隔日治疗1次1周为1个疗程。轻症刺一侧穴位,重症或两侧患病可刺两侧穴位。对伴有腮腺炎明显肿大者亦可配合火针点刺腺体中心部2~3针,对消炎、消肿具有特殊疗效。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流行季节多在冬春两季,潜伏期为2~3周。祖国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为外感风温,内积热邪所致。属于中医学“痄腮”的范畴。照海穴从穴位归经上看,属于足少阴肾经之经穴,又为阴跷脉之起点,而阴跷脉又是足少阴肾经的别出支脉,起始于照海,其循行从内踝向上,过颈项达面颊,再向上抵眼内角,并与手足太阳、足阳明会合于睛明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照海穴可用于治疗颜面部的各种疾患,特别是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有独到的疗效。这应归于三棱针刺血疗法的功效,它属于“泻法”的范畴,点刺放血如开闸泄洪之意,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作用。除了医治流行性腮腺炎之外,对急性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均有良效。此外,多数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在照海穴处有压痛,说明此点为腮腺炎的一个信息代表穴位。齐某,男11岁,学生。于年3月24日就诊。患儿两侧耳根下部肿大压痛,边界不清楚,表面略红,体温37.5℃,舌质红,苔白*,脉稍速。取腮腺炎穴经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1次后,体温降至正常,治疗2次后腮腺肿痛明显减轻,治疗3次后肿痛基本消失,临床治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邀请函
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医同路人一起讨论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加入针灸医案群。加群步骤:
1.扫描(长按)下方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