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84万公顷,是目前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森林植被垂直带谱系列,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经济条件较差,保护区尝试通过建设小水电站,形成“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林,林电并举”的循环发展模式。但也因小水电站的建设,保护区内几乎所有河流都因此而断流,横亘山腰的电站引水渠也阻断了野生动物正常活动的通道,生态系统完整性遭到破坏。在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中,南岭自然保护区虽然作为天然屏障保护了南岭以南的广大地区,但也致使这片有着特殊意义的森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害,受灾林木面积67.5万亩,占辖区总面积的77%,损失蓄积量万立方米。为此,南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多方力量,先后建立了基于南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多个国家级、省级野外观测研究站,通过科学的监测和研究,掌握森林、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状况;同时,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启用“网格化”智能巡护管理系统,结合无人机监测巡护,实现全区域森林资源无死角、全覆盖的“一区一网”精细化、综合化管理。整个保护区被设计成35个网格,条巡护路线,个打卡点。护林员*剑华按照分工的巡护路线,每天巡护一个来回要走8公里山路,十年来,同样的巡护路线,他走了近两万公里,只为守护一方青山,保护好世界同纬度地区最后一片绿洲。为了进一步提升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管理局挑选了个动物经常活动的点,开展了野生动物通道修复工程。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说:“我们以前巡山的时候,隔段时间就会在水渠内发现溺亡的动物尸体。现在建了这个动物通道,打通了动物上下山的路。我们通过动物通道附近安装的红外相机,发现了中华鬣羚、藏酋猴、野猪、赤麂、豹猫等动物都会通过这个通道过水渠,我们也放心多了。”此外,管理局还组织实施了包括勘界立标、*腹角雉监测、莽山原矛头蝮栖息地保护等另外7个项目。通过生态监测、林分改造和有针对性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项目的开展,对重点保护物种的数量、栖息地、存在的威胁等方面具有更深刻的了解。据统计,目前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8%,区内野生植物总数已上升到种,比原记录(种)增加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种,占广东省野生维管植物总数的57%。近年来,陆续发现的新物种已达10个,广东新分布植物16种,包括1新分布科,3新分布属。其中,黑三棱科为广东新分布科,尾囊草属、栀子皮属、黑三棱属为广东新分布属。此外,还发现苔藓植物广东新纪录属1属,新纪录种28种。
▲图1区内部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随着自然生态的持续向好,南岭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持续增加。区内野生脊椎动物种,比原记录种数(种)多出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种,占广东省陆生脊椎动物种类的60%。已鉴定记录昆虫种,包括蝶类种、蛾类种、鞘翅目昆虫种。近年又陆续增加了保护区新种1种、新纪录65种,广东省新纪录8种。近年来,南岭自然保护区还陆续发现并拍摄到海南鳽、莽山原矛头蝮、*腹角雉、黑熊*角鱼鸮、白鹇和中华秋沙鸭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海南鳽,“世界上最神秘的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估计全世界成年活体少于只,被列为全世界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由于海南鳽分布区域十分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且又是夜行性鸟类,活动隐秘,难以观察。年4月,保护区视界纪录科研监测团队通过红外监控相机发现了一对正在交配的海南鳽。根据跟踪监测发现,这对海南鳽还孵化了三只幼鸟。年3月17日,保护区第五次监测到的海南鳽。有力地证明了南岭自然保护区是它重要的栖息地之一。*腹角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物种。但只要是在*腹角雉的繁殖季节,人们总能在南岭见到*腹角雉的身影。作为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南岭自然保护区多年来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以亚热带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如夏(冬)令营、森林营、自然营、亲子营等。
▲图2区内生态保护工作现场
南岭自然保护区结合南岭的地域特色,重点开展南岭自然博物馆、南岭科普宣教示范园的规划建设,同时在保护区及其社区开展自然教育、研学资源方面的基础调研,开展了志愿者招募、讲解员培训以及以“自然”“森林”“鸟类”等为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在社区营造出良好的自然教育、研学氛围。年,南岭自然保护区成功举办“走进南岭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首届南岭观鸟赛,参赛队伍总计观察记录到鸟类42科种,占南岭保护区鸟类现有记录总数种的38.6%。参赛队员年龄从10岁到57岁,其中不乏国内、省内观鸟赛取得好成绩的观鸟精英和观鸟达人。年,南岭自然保护区通过开展青少年暑期营活动为36名小志愿者安排了33小时8项内容的自然研学实践课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南岭自然学堂邀请科研院所的3名专家为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社区群众进行授课,同时为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向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传递自然科普知识的平台;协助广东省林业局举办“探秘南岭最美天然林”“第二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启动仪式”等大型直播活动,两次腾讯直播共吸引72万人在线收看。
来源: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整理,其中部分数据
来源韶关市自然资源局、《环境》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