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缝
主治
消食导滞,祛痰化积。主治病症:小儿疳积,腹泻,百日咳,气喘,咳嗽,蛔虫病等。
四缝穴配内关穴、合谷穴治百日咳
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
如胃脘痛、腹痛、腹胀、肝脾肿大、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还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疖肿、痛风、月经不调等症。
疗程:一般1周1-2次,重者可每日1~2次。治疗5~7次为一疗程。
小儿挑食长不胖,找四缝
中医认为,四缝穴对许多问题都能调理,尤其是小孩子的饮食消化方面。
中医把手指看做人体,四缝的位置刚好是人体中部的位置,能调理中焦的问题,如消化不良、顽固咳嗽、腹泻等。
《针灸秘验与绝招》中就说到:患儿面*肌瘦,头发打缕,食欲不振,视其腹部微胀而扪之有青筋或硬块,是为疳积。一般针一次即食欲旺盛,两次就有可能痊愈。
所以小儿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积食等症状者,都可以找四缝穴。
刚开始针刺,会挤出*水浊液,等到浊液变为正常颜色的血,即为痊愈的象征。
大人消化不良,找四缝
有些人以为,四缝穴只对孩子有用,其实不然。
四缝穴对成年人形态消瘦,食欲不振,体重达不到正常标准,包括哮喘亦有良效。
成人进食油腻过多,胃部不适,可取四缝穴掐揉下,一天2~3次。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都可长期用这个方法。
具体方法是两只手都要掐,用手指的指腹轻轻按压四缝穴直到出现痛感即可,双手交替进行。
同时认真看看几个手指四缝位置上的血管,颜色深、发紫或发黑的那些血管要重点掐。
孩子也可以这样操作,还太小的话就从小指开始向食指掐四缝穴,如果是3-5岁的孩子则选择从食指开始向小指掐四缝穴。
使用此法期间,无论孩子大人,饮食都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要吃豆制品、糕饼、花生、瓜子、冷饮等,以免胀气。
食指——脾胃
食指因为有大肠经经过,所以与消化吸收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胃口不好的孩子在食指的四缝穴中挤出的*水最多,其他的手指都要少一些甚至没有。
中指——心脏
中指有心经经过,所以与心脏、心气虚还有心火旺都是相连的。在中指四缝穴上挤出的*水多,孩子的舌尖多是红的,手指甲边上容易长倒刺,这样的孩子容易上火,脾气也急躁。
无名指——肝胆
无名指有手少阳三焦经通过,与肝、胆的关系密切。无名指挤出的*水多的现象多见于多动症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汗多、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
小手指——肾脏
小指有肾经和小肠经经过,与心、肾、子宫、睾丸等部位联系密切。小指挤出的*水多,则多见于肾脏虚弱、有遗尿、肾炎的孩子。
大拇指的少商穴——咽喉
每次“扎四缝”还都不放过大拇指,但大拇指的四缝穴在哪里?不知道,我就每次都扎大拇指指甲根部外侧的“少商穴”,梳理一下咽喉部的经络总不是坏事。
放血治疗的放血禁忌为:久病体虚、贫血及低血压者慎用。过饥、过饱、大醉、大汗、大怒、过度疲劳者禁用。孕妇、习惯性流产者禁用;女性经期慎用。大动脉禁用。重要脏器附近,应慎用或禁用。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禁用。凝血功能障碍者、有自发出血倾向者及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禁用。血管瘤患者禁用。注意事项:根据病情和受术部位需求,选择合适的针具,婴幼儿宜用细针。掌握放血量,一般出血不宜过多,避开大血管。
八邪穴位于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
........................................................................................
八邪穴位于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
患者握拳取穴。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骨间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指背支。
八邪穴祛风通络,清热解*。
1、手指关节疾病,手指麻木。
2、头痛,咽痛。
向上斜刺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指间穴位于手背,各个手指的分叉处,稍靠手背侧之处。
........................................................................................
指间穴为人体手部的重要穴道。主治疾病:指压指间穴,可以治疗手脚冰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