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óu]
厹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义是古同“蹂”。
华文名
厹
部首
厶
部外笔划
2
总笔划
4
基础消息部首厹音求华夏三棱*刺之始祖
厶,部外笔划:2,总笔划:4
拼音注音róu(ㄖㄡˊ)
qiú(ㄑㄧㄡˊ)
笔顺输入法郑码:QYZS,U:53B9,GBK:C纵横码:仓颉码大弓戈(kni)五笔:VCU 四角号码: UniCode:CJK统一汉字U+53B9
英语声明spear;tribe
基础声明基础字义róuㄖㄡˊ ◎古同“蹂”。
其余字义厹qiúㄑㄧㄡˊ 1.〔~矛〕三棱矛。 2.〔~由〕华夏春秋时国名,在今山西省阳泉市。
土话集汇◎粤语:kau2kau4
◎客家话:[梅州腔]kiu2[台湾四县腔]kiu2[客英字典]kiu2[海陆丰腔]kiu2
◎南京话:rou(第三声)音同"肉",描述词,磨蹭
古籍声明康熙字典
《唐韵》巨鸠切,音裘。同叴。三隅矛。《诗·秦风》叴矛鋈錞。
又《广韵》气高也。[1]
[qù]
厺厺(qù),是一个汉字,古同“去”。
华文名
厺
拼音
qù
注音
ㄑㄩˋ
总笔划
5
基础消息部首厶,部外笔划:3,总笔划:5[1]
输入法编码:CJK统一汉字U+53BA五笔DCU仓颉:KI郑码:GDZS四角:
基础声明基础字义厺qùㄑㄩˋ ◎古同“去”。
英语togo;depart
古籍声明康熙字典
《说文》去本字。从大,厶声。[2]
典故子集厺·康熙笔划:5 ·部外笔划:3
说文《说文》去本字。从大,厶声。[1]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