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重磅山西考古有温度一个刚开的大展告
TUhjnbcbe - 2023/1/5 8:38:00
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323/4359087.html

▲“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现场

山西考古,

发端于西阴遗址的发掘,

是我国近代考古的重要起步地,

山西考古人秉持中国考古之传统,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爬沟过坎,叩问*土,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

为中国考古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吕梁山间,太行山下,

汾河湾旁,桑干河边,

都留下他们忙碌的身影

踏遍山河,

穿越时空,

他们探索着过去历史的一分一毫,

他们寻找着人类社会的一点一滴。

1月29日,

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

正式亮相山西考古博物馆。

该展览由山西考古博物馆主办,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山西博物院、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

云冈研究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临汾市博物馆等多家

在晋承担相关文物考古的科研机构协办。

本项展览,主要选取了-年出土文物件套,展示“十三五”主要成绩,呈现行走在冷暖之间的考古情怀,揭示考古人严谨求实、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坚定学术精神。

开幕式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山西考古博物馆馆长王晓毅动情介绍,“本次展览是考古院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最初的创意到整体架构,从展览的题目到各部分的内容,都是考古院的科研骨干们集思广益的结果。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把我们‘十三五’期间的考古成果以最好的展现形式奉献给观众。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向公众系统、全面地介绍我们‘十三五’期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可以说也是我们考古院向社会各界的一次工作汇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山西考古博物馆馆长王晓毅

在开幕式上

▲展览现场

四大单元呈现山西考古脉络

考古人,常常游走在冷暖之间,想方设法收集着古人遗留的蛛丝马迹,孜孜不倦思索着日月星辰照耀过的人间岁月,希望能从*土中寻找到先祖的踪影。“十三五”期间,山西考古工作者青灯*卷、风餐露宿,足迹遍布山西全境。在本次展览中,以历史为主线,串联起山西境内的众多考古发现,展现了山西考古事业的脉络。

第一单元

延伸了历史轴线言

“十三五”期间,山西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重点围绕早期人类起源、人类行为及其适应方式和现代人起源等热点问题展开,取得一系列成果。特别是西侯度遗址年代学研究显示,早在万年前山西已有早期人类生活,这一结果比原先的认识提早了60多万年,极大地延伸了东亚地区人类起源的时间轴线。

从万年到万年

为确定西侯度遗址的年代,年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重启相关工作。经过中外专家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多次地层系列样品采集,采用宇宙成因核素埋藏测年的方法,确认西侯度遗址的年代为距今万年。该成果于年发表在法国《人类学》杂志。西侯度遗址是目前发现欧亚大陆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

丁村人的生活营地

10余万年前,远古丁村人活跃在汾河两岸,以角页岩砾石为毛坯生产石片石器;使用三棱大尖状器、刮削器、石球等猎取象、鹿作为食物;使用火来进行御寒和熟食。研究人员通过石器拼合,复原了10万年前丁村人石器制作、加工的操作链,还原了一幅10万年前人类的生活场景。

丁村人的营地生活

东亚现代人本土起源的新佐证

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又称“晚期智人”,是现在人类的直系祖先。中国由于缺乏距今10-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及考古资料,因此被认为是从非洲扩散而来。大同李汪涧遗址的测年数据表明,距今10-7万年前,现代人就已生活在大同盆地,使用石片石器,猎取马、牛等动物作为肉食,佐证了“东亚地区现代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理论。

5-1万年前的技术变革

距今5-1万年前,华北地区旧石器遗存在延用石片石器的基础上,新出现了石叶、细石叶技术,文化面貌更为多样。古交曹掉牛、阳城析城山遗址,石器组合以小石片石器为主,兼有石叶、细石叶等技术产品,是研究史前人类适应环境的重要资料。

人类的历史是随着古人类化石的不断发现而向前推进的。化石作为古人类骨骼和牙齿形态与结构信息的承载体,可以揭示古人类演化、迁徙、健康、环境、食物、生存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也可作为旧石器考古学判断年代的依据。

中更新世晚期及晚更新世

早期中国古人类化石地点分布图

1.长阳2.巢县3.大荔4.丁村5.金牛山

6.马坝7.盘县大洞8.桐梓9.许家窑

10.周口店第四地点11.兴隆洞

中国发现的部分古人类化石及其可能的生存年代

红色:直立人蓝色:古老型智人绿色:早期现代人

丁村人牙齿化石

A.右侧上颌中门齿(PA72)

B.右侧上颌侧门齿(PA73)

C.右侧下颌第二臼齿(PA74)

(从左到右依次为咬合面、

颊侧面、近中面、舌侧面)

许家窑人牙齿化石

A.左侧上颌中门齿B.左侧上颌犬齿

C.右侧下颌第三臼齿

距今12万年的丁村54:地点砂砾层中发现。左侧中门齿,铲形,齿根从齿颈线到根尖逐渐变细,整体形态特征与现代人相近。

第二单元

增强了历史信度

最新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年的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我们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河中游地区率先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迎来了史前艺术的巅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土高原建筑传统,开启了冶金术的中原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之路,增强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信度。

桑蚕粟作和谷物酿酒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夏县西阴、师村发现最早的桑蚕茧和石雕蚕蛹,证实距今多年前山西已出现养蚕缫丝技术。

石雕蚕蛹·夏县师村·新石器时代

临汾桃园、离石德岗发现大量炭化粟、黍种子和石斧、陶刀等农业工具,表明距今年左右,山西已形成以粟作为主的成熟农业形态。

通过对出土尖底瓶和平底瓶陶片残留物分析,发现酿酒发酵特征的淀粉粒、谷壳等植硅体及酵母细胞,确认至少年前已出现了谷物酿酒。

史前艺术的巅峰

仰韶时代彩陶广泛使用连续和对称的图案,流行红黑反衬的表现手法,题材多样,将史前艺术推向高潮。晋陕豫交汇地区盛行的花瓣纹彩陶,以成组的花、蕾、叶等形式呈现,被称为“华夏之花”。

仰韶文化彩陶中大量鱼纹的出现,反映了古人祈求家族繁衍兴旺的愿望,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西阴纹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图案,形似连续的牛角,因李济年发现于夏县西阴而得名。

彩陶瓮临汾桃园新石器时代

*土高原建筑传统

土与石是*河文化的根基,生活在*土高原的先民,创造了窑洞和石构两大建筑形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临汾桃园、离石德岗发现的大型五边形房址,是部族举行重要仪式的公共空间。偏关天峰坪发现了国内较早的石城遗址,具有显著的防御特征,被称为早期长城的雏形。

年前的偏关天峰坪聚落复原

年前的临汾桃园聚落复原

中条山的铜

中条山地区盛产的盐铜是早期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为夏商王朝在中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闻喜千金耙、绛县西吴壁等铜矿采冶及铜器铸造遗址的发现,是中原夏商王朝铜矿资源控制和利用的直接证据。

第三单元

丰富了历史内涵

商周秦汉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帝国发展的关键阶段。商代采用“方国联盟”的国家形式。周代分封制以宗法、礼乐为核心,青铜器、玉器为载体,形成等次有序的礼制社会。秦汉之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了延续两千余年的*治制度基本格局。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深化对历史真实的认知,使中国古代国家发展的历史内涵愈发丰富。

商王朝西土的桥头堡

商王朝的疆域由王畿与四土方国构成。王畿是商王属地与附属国族聚居区,方国则是分布在王畿外围四周的*治据点。有的方国臣服于商,有的持续抵抗,在殷墟西北,双方大致以汾河、吕梁山东缘为界,形成东西对峙局面。离石后石商墓是敌对的土著族群遗存,闻喜酒务头、绛县东吴与灵石旌介商墓等共同构筑了商王朝的西北屏障。

闻喜酒务头发掘了殷墟时期“甲”字形大墓5座,墓主可能是仅次于商王的方国首领,出土大量带“匿”字铭文铜器。该墓地的发现,填补了晋南晚商遗存的空白,确认了一处新的殷商方国“匿”族所在。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晋霸中原的沃土

西周初年,叔虞封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叔虞子燮父改唐为晋,“晋居深山,戎狄与之邻”,绛县横水、翼城大河口实证了文献失载的倗、霸等国与晋并存。两周之际,晋文侯护佑平王东迁,从此晋国迅速崛起。春秋中期,晋文公败楚师、盟诸侯,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玉鹿翼城大河口西周

襄汾陶寺北墓地,位于临汾盆地东南、塔尔山北麓,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是东周时期晋国贵族的家族墓葬区。春秋晚期M遵循周代礼制,随葬了两套各五件列鼎,显示墓主身份当为晋国贵族中的卿大夫一级。

雄厚的*治经济实力,支撑着发达的手工业生产。侯马铸铜作坊兴起,模印法技术、标准化生产模式的综合运用,晋国青铜铸造工艺臻于至善,襄汾陶寺北出土铜鼓座、镂孔铜豆等,代表了周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鼓座襄汾陶寺北春秋时期

车形盒垣曲北白鹅·春秋时期

闻喜上郭城址面积超40万平方米,是东周时期晋国宗庙重地,城北鸣条岗上的邱家庄墓地,埋葬着至少五组晋公夫妇和众多贵族。M可能是战国早期晋幽公夫人墓,规模宏大,位列山西东周墓葬之最,墓上建筑的大型陶瓦构件极为罕见。铜扁壶形制可上溯到陶寺文化,反映了晋地文明的千年传承。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秦并天下,始皇帝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朔州是汉王朝抵御匈奴南下的战略要塞。后寨墓地的发现,反映了北方边境战争与贸易背景下的文化交融。

河东是汉文化核心区,仓廪足、知礼节。董家营M15随葬装有五谷杂粮的陶罐,并有墨书题记,充满生活气息。

食器陶罐一组盐湖董家营汉墓

木构古井

阳泉平坦垴发掘出土了两口木构古井,一大一小,北距平坦垴战国古城北城墙米,应是供应古城的水源地之一。现场展示的是其中的小井原物。

木构古井复原示意图

小井上部已毁,仅存井底部分的3至4层木构井壁,平面呈长方形,长、宽、残高25-50厘米,井壁采用原始的榫卯结构,将柏木两端削平后相互搭接,闭合为四边形,逐层更替垒砌。

大井木构井壁保存基本完整。通过井口木构件复原可知,木构井口采用榫卯结构搭建,平面为圆形,内径4.5米。出土大量筒板瓦残片及经过加工的木构件,推测当时井口上方有井栏、井亭之类的建筑物。

井栏复原模型

大井木构井壁,平面呈九边形,深9米。井壁四周,由两端加工成原始榫卯结构的柏木,相互搭接成闭合的九边形逐层更替砌筑,现存38层。大井木构件测年显示,年代为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

大井井壁结构

该井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这一时期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木构古井。九边形的构造颇为奇特,砌筑工艺考究,木构件中的槽口榫、企口榫等是现存最完整的早期榫卯结构实物,体现了高超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建筑技术。

第四单元

活化了历史场景

北朝至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经历了两次民族融合高潮,最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东西方文化的互鉴,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并在东亚和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山西是北朝核心统治区域,大唐龙兴之地,也是宋元时期北方经济文化重心,明清晋商耕耘的大舞台。近年来的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鲜活的历史场景。

石灯平城区鸿雁路墓地北魏

拥抱葬平城区永泰南路墓地北魏

墓主人为平民,下葬时被摆放成相拥姿态。“拥抱葬”在北魏平城时期多有发现,反映了古人“生同衾、死同穴”的爱情观。

宴享出行图

两幅壁画为北魏平城早期壁画墓中的典型图像。

左侧描绘墓主人夫妇并坐于木构厅堂内,身披大氅,后置围屏,接受祭祀的宴饮场景。

右侧为出行仪仗。画面前方均为袖手而立的侍者,后半部分绘制毡帐、鞍马、牛车等形象。

北魏平城的民族融合

北魏定都平城前后,为填补京畿户缺,多次进行移民,平城逐渐成为四至六世纪北中国的*治和文化中心。大同云波路出土整理逝者遗容的金下颌托,具有浓厚的萨满教色彩;天泰街出土身着鲜明鲜卑风格服饰的陶俑;贾宝墓出土四神图像、魏碑书法,是中原汉文化的符号。这些发现反映了不同文化因素的汇聚交融。

魁勺·平城区贾宝墓·北魏

人物俑·天泰街北魏墓

富庶的大唐河东道

唐代河东道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同时,盐、瓷、麻布等手工业发达。《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山西有44种地方产品被列为“土贡”。新绛窑头唐墓出土三彩骆驼、马、天王、镇墓兽等题材的陶俑,既是墓主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是社会安定、物阜民丰的现实写照。

天王俑·新绛窑头·唐

唐至元的山西瓷器

唐至元时期山西制瓷手工业空前发展,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榆次新付墓地出土唐三彩,应为太原本地生产。兴县西磁窑沟北宋窑址出土釉下柿色彩瓷器,独树一帜。河津窑金代瓷枕,装饰题材丰富多样,集多元艺术于一体,特色鲜明,入选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津固镇八角枕金代

明沈王家族的出行仪仗

明朝实行封藩制,始封山西的有晋王朱棡(太原)、代王朱桂(大同)、沈王朱模(长治)。长治史家庄墓地出土的琉璃仪仗俑,墓主人是沈王家族云和郡国奉国将*朱恬鰠(sao)。

山西考古人“十三五”的荣光时刻

随着大众对考古工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山西考古有温度一个刚开的大展告